客家人在数百年的历史中,相沿积久而形成了共同的气质和性格。这些特有的气质与性格在客家民居形式上反映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气派。永定是客家人聚集地之一,隐藏于大山深处的土楼便是客家人的杰作。 几百年前,科学技术条件十分落后,面对恶劣的环境,客家人完全依靠人工的力量就地取材,以黄土、砂石筑成高十余米、周长数百米的壮观土楼,实为建筑史上的奇迹。没有强烈的开拓创业精神、勤劳刚毅的坚强性格,是不可能建成如此雄伟壮观的土楼的。 此外,客家人俭朴、质直、团结等传统性格也无一例外地投射在民居形式上,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客家人珍视传统的性格使他们延续了中原生土建筑技术与中原的传统建筑形式。如客家人初到闽西,当地气候潮湿多雨,在这种似乎不宜于生土建房的气候下,客家人仍不为当地住宅形式影响,固执地沿袭中原土建房的传统,并对生土建筑技术与建筑形式进行革新创造。如将单层房改为楼房以避潮湿等,使其土建筑形式由不利变为有利,适应了南方多雨湿润的气候而生存发展下去。因此,客家人固执的传统性格使其房屋建筑形式不仅没被当地房屋样式所影响,而且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影响和同化了当地土著的住宅形式。 此外,客家人开拓创业、勤劳刚毅的精神气质也对其住宅形式影响很大。客家人南迁后,为了自身的生活必须与各种恶劣环境及敌对力量斗争,其借以立足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多为山林荒野,严峻的环境使客家人形成了坚强刚毅的性格,敢于开拓创业,以在劣境中求生存。客家土楼正是这种创业精神的写照,它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客家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古建筑是历史砌成的,它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人类的世事变迁,延续了历史文脉。永定土楼是客家人来永定后结合本地实际兴建的围龙屋式建筑,它的建筑本身就是客家人智慧的具体体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