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砻谷口悉嗦,碓米落镬;雷公轰轰,雨子点点;驮张脚头游天井。”这首童谣牵扯出一种生活用具——砻,千百年来,是它把谷子变成白米,从落后的舂米演绎到砻谷。 近日,记者在连城县朋口镇金龙村看到了86岁老人丘振昌做砻的全过程。这在闽西已是难见的传统手工艺。 砻,酷似石磨,其原理也极其相似,只是作用不同,石磨将米磨成粉或浆,砻则将稻谷变成米,在昔日的农家缺一不可。做砻,将竹破成篾,编成可夯筑黄泥的一个圈,分上座和下座。上座串有横木,有三孔,中孔为轴心,两头为砻钩轴心;下座固定于砻盘,砻盘似大圆桌,有四条粗大的腿。将上座和下座按要求以黄泥夯筑结实,钉入齿钉,齿钉为老米楮木或老黄竹制作,以沙热炒,淬火以增加其硬度,按切线排列,以便将破碎的砻糠和米排出。 我国在解放后就开始有碾米机,砻,在早年就退出历史舞台。但,世事都有个轮回,吃腻了白米的人又回想起富含维生素的糙米来,蒸出的米饭既香又营养,特别是农家酿酒,糙米可使米酒更加醇厚。再则,当今社会,砻可作为一种装饰品,常放于展厅、院落,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客家生活元素,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砻依然有市场,但它也在遵循价值和价格规律,物以稀为贵,其价格不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