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廖锦新正在作画。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走进廖锦新的家,一股艺术气息却如春风拂面:书法、绘画作品清丽典雅,奇石、工艺品精致美观,还有诸多奖杯琳琅满目,令人对他肃然起敬。“没什么,我只是玩玩!”今年64岁的廖锦新笑容可掬。一个简单的“玩”字,却被廖锦新“玩”出了名堂。
罢“武”从“文”
很难想象,能写一手遒劲书法、画一手隽秀国画的廖锦新,曾是在公安战线上奋战了30多年的人民警察、公安局长。廖锦新从公安战线再到文化战线上,其经历可谓是罢“武”从“文”。
廖锦新曾在龙南县乡镇粮管所、中国人民银行龙南支行等部门工作过,后来在公安战线上一干就是31年。2004年3月,廖锦新从龙南县公安局局长岗位上退休后,思量着做什么才能打发退休时间,又能保持身心健康。平时,廖锦新爱好收集奇石,制作盆景,经常会制作石制工艺品和盆景自我欣赏,退休后想继续从事这一业余爱好,但是儿子担心他年事已高翻山越岭搬石挖树不太安全,于是劝廖锦新放弃这个想法,建议他选择以静为主的退休生活。
其实,早在读书时期廖锦新就爱好书法、美术,只是参加工作后由于公务繁忙而没有深造下去。退休后有了充足的时间,廖锦新对打牌等娱乐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想到了练习书法和绘画,延续自己多年前的心愿。他觉得这项既静又动的活动是最好的保健方式。除了自身的爱好,加上县里的文化氛围格外浓厚,从事书画创作的人员众多,廖锦新更加坚定了通过练习书画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信心。
没想到,廖锦新这一练便挖掘出了自身巨大的潜力,他爱好思考的习惯加上“从武”的经历,使他的书画作品刚柔并济,别具韵味,令县里许多从事多年书画创作的书画家感叹不已。很多人说,廖锦新退休前在公安战线雷厉风行,退休后在书画艺术界也一展身手,渐露锋芒,真是能武善文。
“老骥”学艺
怀着对书法的爱好,廖锦新参加了中国书法协会的函授学习,先后在北京、西安、广州参加了专业的书法培训。参加培训后,廖锦新才明白写字与书法相差十万八千里,书法世界博大精深,学无止境。
那届中国书法协会函授班中,年纪最大的80多岁,年纪最小的才15岁,来自全国各地,尽管年龄悬殊,但大家学书法的热情却一样高。函授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钟明善等书法老师授课引人入胜,演绎示范,使廖锦新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书法艺术不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毫末见难奇,尺幅显精神。而游览西安碑林更让廖锦新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两年的书法培训学习为廖锦新练习书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廖锦新初临欧阳询帖,他喜欢欧体那种严谨、苍劲的风格,能体现一种良好的心境和积极的精神。刚开始练时,廖锦新也觉得手中的笔如一匹无缰的马难于驾驭,每次练时总觉得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对此,廖锦新不急不躁,平心静气,潜心读帖,揣摩领悟,书法水平日益见长。有了一定的书法基础,他又一边学习绘画。
每天上午练书法,下午练绘画,早上打打太极拳,晚上散散步,这是廖锦新退休后一直坚持的生活习惯,有时练字习画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和睡觉,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每当遇到困惑的时候,廖锦新便去四处寻师请教,县里老一辈的书画家赖冠夫、廖与桃、朱化仙、廖西涛等都是他经常请教的老师。在他们的指点下,廖锦新的书画创作水平提高很快。为了多学多看多思考,廖锦新订阅了《中国书画报》、《书与画》等大量书画报刊,还到全国各地参观各种书画展览、购置笔墨纸砚,有时也上网查找资料。总之,凡是有关书画的东西,廖锦新都情有独钟,乐此不疲。有人说廖锦新是“老骥伏枥”,而廖锦新则说:“不是‘老骥伏枥’,而是‘老骥学艺’,人老了再学艺要吃很多苦,但苦中亦有甜,只要进入了意境,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幸福花开
有耕耘就有收获。廖锦新苦练书画一段时间后便想通过参赛验证和提高自己的水平。2003年8月,廖锦新将书法作品《天道酬勤》送往湖南欧阳询书画协会举办的欧阳询书画展参赛,获得了铜奖。廖锦新第一次参赛便获得了奖项,这给他继续进行书画创作增添了无穷的信心。此后,廖锦新便一发不可收,在中国书画界崭露头角,硕果累累:获第六届“黄山杯”全国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大赛二等奖,作品被组委会永久收藏;获第三届“金鼎奖”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金奖;获“母亲颂”第十二届中华海内外书法美术摄影大赛金奖……近年来,廖锦新创作的书画作品获得了30多个奖项。
廖锦新对书法颇有研究,对国画特别是画牡丹也很有造诣。2007年1月,他出版了自己创作的以牡丹、花鸟写意为主要内容的《廖锦新国画作品集》。作品笔锋雄健,构思精巧,独具匠心,得到中国书画研究院院长孙建民的赞誉。廖锦新还担任了龙南县老年书画协会会长,为县里的老年书画艺术事业起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2007年10月,中国书画家协会向廖锦新征集“中国画画家画故乡”主题国画作品。龙南是客家摇篮,客家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县里又提出打造“客家龙南”、建设“客家名城”的思路和目标,并将客家文化融入新农村建设当中,整治了客家围屋,又建设了一批整洁靓丽又富含客家文化内涵的新村庄。看到这些情景,廖锦新便有了灵感,何不借此机会宣传一下家乡的客家围屋和文化呢?于是,廖锦新挥洒笔墨和丹青,用写意的手法画了一幅以龙南客家围屋为内容的国画《客家山村春来早》。这幅作品在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并在全国书画界一炮打响。之后,廖锦新还把这幅画制成了明信片送给全国各地的朋友和同学,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龙南,为宣传客家龙南出一份力。
“我一天不动笔就浑身不舒服,这已经成为我生命重要的一部分。”廖锦新说,“沉醉在书画创作的世界,我乐趣无穷。‘笔墨浇开幸福花’,书画创作让我的晚年生活更幸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