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诚实,人生之本;有理想,才有成果。”前半句说的是做人,后半句讲的是做事。先做人后做事,道理明白极了。这练达人情、洞明世事后的肺腑之言,展示了客家学者曾飙的风格。 曾飙,上犹县人,赣南师范学院体育系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作为一名体育界知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有两本不能不提,一是《田径场跑道分道余弦丈量法》,一是《中央苏区体育史》。前者设计出了一种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具的田径弯道丈量法,从而破解了一道长期困扰体育界的难题;后者则以鲜明的观点、翔实的史料、谨严的论证,填补了我国近代体育史的空白。 大学毕业后,曾飙即从事高等体育教育30余年。在教学实践和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他敏锐地察觉,由于我国绝大部分田径场都是半圆式煤渣场地,训练或竞技前都要测画场地,而传统的“放射式”丈量法,因放射线的数据较大,丈量时拉线很长,操作极不方便,丈量速度很慢。为此,他潜心研究田径场跑道丈量法,提出了“分道余弦丈量法”的田径场地测画办法,并形成了《田径场跑道分道余弦丈量法》一书。使用这种丈量法,只要一把15米长的卷尺就行,拉线短,操作简便,丈量准确,功效高。著名体育运动场地专家叶国栋教授称:“田径场跑道分道余弦丈量法,论证科学,运算程序清楚,是本可行的田径弯道丈量法教材之一。” 多年来,曾飙充分利用自己的地利之便,并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呕心沥血,不遗余力,编纂了《中央苏区体育史》。曾飙认为,中央苏区体育就是共和国体育的“源”和“本”,奠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体育的基础,开启了新中国社会主义体育的先声。但在几十年以前,学界对此并无明确、统一的认识。那是1975年,曾飙在瑞金调查时听到一种否认苏区体育存在的声音。曾飙不以为然,他经长期翻阅史料、走访革命前辈认定,苏区体育不仅存在,而且是新中国体育的“种子”。发表了《红色体育在斗争中发展》、《中央苏区体育方针及其对苏区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探讨苏区体育特点》等一系列研究文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部厚重的《中央苏区体育史》。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欣然为该书题词:“中央苏区开创了新中国体育的先河”。 以笔作为体育器材,成就了一名体育学者,曾飙可谓无愧此生。按照工作年限,已逾花甲的曾飙可以退休了,但他雄心犹在,他决定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这就是客家体育。“有理想,就有成果”,在感悟曾飙、品读其精神世界的同时,我对他致以深深的祝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