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体现个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最小的社会组织细胞,也是激发个体生命能量的社会入口。“家”凝定为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潜移默化地干预和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组织结构及其运作体制。 客家是由中原汉人逐步南迁并融合南方山地土著民族形成的族群,以中原儒家文化为基础吸纳山地农耕文化。因此,客家人的气质和性格就有儒家文化和山地农耕文化的烙印。 客家人在经历过中原汉文化与土著山地文化的涵化之后,无论走到哪里或从事何种职业,都会不由自主地展示出这种复合文化的印记。就以客家先贤邓缵先为例,他不仅是一位较有政声的边疆县域的父母官,而且还是一位在文学上颇有造诣的多产作家和边塞诗人。 从邓缵先创作的《毳庐诗草》、《毳庐诗草三篇》和《毳庐续吟》 的诗词内容来看,客家文化对他的涵化 作用异常明显,他不但以诗文抒发内心深处真挚的亲情,还通过不同题材的边塞诗词阐述自己保家卫国的志向,这些诗词充分体现了客家精神与家国情怀在邓缵先身上的有机结合。一方面,邓缵先在客家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人生价值观,耕读传家和敬祖穆宗的客家精神在他的家书中得到充分地展示;另一方面,刚从清末封建王朝过渡的民国政权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邓缵先在儒家文化追崇家国情怀的支配下,为了边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忍痛割舍亲情为国奉献,“以诗证史”谱写下了一曲豪迈的戍边壮歌。本文从对邓缵先诗词的解读入手,紧扣其客家精神与家国情怀这两条主线,分析邓缵先的精神遗产留给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一、邓缵先家书蕴含的客家精神 家是一个伸缩性极强的概念。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家可以扩展到社会和国家;作为一种具体结构,它可以表现在姓氏、宗族、家庭与家户之上。 在中国人的经验世界里,家是行为主体的灵魂安顿处所。儒家文化关于家的观念,是中国传统社会理想化的模式。儒家经典之一《大学》就说到,“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强调个人应先修其身,而后齐其家,进而治国平天下。齐家的基础就是强调儒教式的家庭伦理。这也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然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少,失望的时候多,于是又出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相互结合补充,在客家人生命历程的影响始终不衰。 邓缵先(1868-1933),字芑洲,广东紫金蓝塘布心村人。翻阅其家谱,可发现清康熙五年(1666年),蓝塘邓氏始祖就由嘉应州至惠阳再迁入此地落居。邓氏云万公于明朝 崇祯年间随父应闰美公,由梅州程乡金盘宫迁居惠阳县平山芋坑,康熙五年由芋坑迁往紫金县蓝塘老围开基立业。其后祖孙蕃衍,到清朝乾隆年间开科发甲,遂有八官六举九贡四拔之称。 邓缵先幼年接受的祠堂教育及其自小立下的抱负,可以在他的《回忆少年时》中觅到踪迹。“回忆少年时,负竿随钓鱼……回忆少年时,学种屋边树……诵读咿唔毕,一日十回顾……十二童军试,十四泮池游朗诵李杜诗文,声和榜人讴……回忆少年时,嬉戏学阵图。聚沙作壁垒,杯水成江湖。芦花竖如帜,竹叶剖为符。儿童六七人,行队严步趋。尝闻父老言,朔方有匈奴。战伐立勋业,荷戈剪强胡。男儿能报国,麟阁铭宏模。斯语用不忘,头白奋长途。” 这里面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客家少年勤于学习的图画,但儿童模仿军队打仗时就能想到长大后要抵抗北方的匈奴,这显然是他接受过以“汉族中心主义”大一统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熏陶的结果。 1922年春,邓缵先的母亲病重,当时因为河西走廊盗匪猖獗,他只好借道宁夏渡黄河返粤省亲,回到紫金后常与 “九老会”成员赋诗唱和,在蓝湘眉、杜林芳的建议下,开始整理家信诗札。 邓缵先于驻疆十年后刊印的《毳庐诗草》(1924年)总共录诗611首,粗略地对这些诗词进行分类,可以发现大部分诗词是表达他对家乡亲朋故友的思念之切及其对边疆风土人情的眷爱之情。这两种感情之所以在邓缵先身上融为一体,是因为他义无返顾地选择了西域边疆,更是因为客家文化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打下了根深蒂固的烙印。 邓缵先47岁初次远赴边关,在路途中就给儿子写信“汝年方犹稚,未识玉门关。旅舍逢三月,征车过万山。雪飞时拂面,景好屡酡颜。望汝须珍重,光阴莫等闲。” 邓缵先年近半百,远赴西域接触一种完全陌生的文化,定然不断经历异域带来的“文化震撼”。 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并未让他感觉身心疲惫,只是为自己离家千里无法教育儿孙而着急,告诫家子“望汝须珍重,光阴莫等闲”。 只有在学业读书上自立、自强,才能获得社会的尊敬,才能走出贫穷的山村,改变家族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客家人上一辈艰苦奋斗,是为了下一辈人出人头地。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促使客家族群中不断出现佼佼者。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阶段,其基石就是立志,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要有抱负。诗书传家是客家人的文化传统,也是客家人生存立足出人头地的法宝。邓缵先远离家乡,长年不归,无法耳提面命教育下一代,只能通过一封封书信,不厌其烦地反复叮咛 ,告诉两位在家的儿子“莫惮带经锄,青山环敝庐。少年端志趣,流水勉居诸。久大基谋始,周旋事慎初。老夫垂暮景,爱恋在诗书。&r dquo; 要求他们少年立志,脚踏实地,从小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不断强调读诗书的重要。 客家族群重视教育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客家作为从源自中原的族群,保留着儒家文化的核心元素,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深植脑海。所以,客家童谣有“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 这反映出客家人崇尚文教,鼓励读书的社会风气。客家人将“望子成龙”的观念,寄希望于参加科举获取功名。客家儿童从小就接受长辈们的启蒙教育,大都懂得 “山鹧鸪,咕咕咕,唔读书,大番薯” 的俗语,这同样是为鼓励子女读书。另一方面,客家地区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单纯务农无法养活日渐稠密的人口,所以多元化的谋生策略促使客家人选择了通过科举谋功名的方式。宗祠成员获得功名,都会在风水塘侧边竖起高高的楣杆,这种象征符号凸显着客家人崇文重教的心理。
邓缵先在《示在家两儿》中写道:“远祖高密公,训垂十三经。人各习一业,世世可为型。幼毋耽放逸,勉哉劳汝形。试观梁上燕,衔啄未会停。” 先叙述祖上的荣耀,继而要求儿孙不可放逸,要学梁上燕的勤劳。邓缵先是穷苦人家出生,懂得勤学苦练的道理,他在另一首《示在家两儿》诗词叮嘱:“沙尘浪迹催吾老,村僻贫家望汝贤。春野课耕须早起,寒灯勤读合迟眠。涤烦惟玩窗前竹,习静宜观石上泉。门户他时当自立,仍教雁序乐翩跹。” 教导两儿早起迟眠,耕读并重,只有如此才能自立门户。其中的拳拳父亲心足以让人感动。年纪越大,邓缵先似乎放在儿女身上的心思越加沉重。 他在《老来吟示卓儿并寄岑儿森儿》诗词中,也是先怀旧:“老来每忆幼樨时,数间茅屋双柴扉。高堂二亲正健康,谴我辍学鞭笞施。兄弟三人灯火共,寒蛰鸣砌萤入帏。”然后寄语:“如今舍南营小筑,明窗净几春日晖。庭树欲静风不止,对此令人心伤悲。肯构方新弓冶旧,过庭犹是(否卷)非。家贫藜藿有滋味,亲老桑榆无畅枝。罔极深思未易保,百年逝水不复归。”最后严厉告诫:“尔曹读书须努力,转瞬韶光驹隙驰。老来忧虑竟何为,他日汝心当自知。” 明确地告诉后人趁着年轻多读诗书的重要性。 为袍。苍松手植今何许,要向茅檐听晚涛。” 客家精神的内涵包括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包容宽恕、爱国爱乡、硬颈精神,还有以孝为基础的慎终追远的精神,甚至是外迁精神。 在邓缵先示儿的诗词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饱含客家精神的诗词,比如“家贫须励学,友善贵思齐。器识由来重,虚心古与稽。 家贫文可富,质美德为基。久大基谋始,周旋事慎初。春野课耕须早起,寒灯勤读合迟眠。庭树欲静风不止,对此令人心伤悲。” 邓缵先这位五六十岁的长者,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经千般事,思百年义,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后辈留下的智慧,的确是客家精神无声的展示。 二、邓缵先边塞诗词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儒家亦即读书人千年传统,自古知识分子最推崇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下的理想人格。国土和人民是国家的基本要素,没有生活在国土上的千千万万个人和家庭,就没有国家。家国情怀当属传统文化中最宝贵也最活跃的精神资源,它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话语的形式,在近两个世纪驱逐外侮、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家国情怀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 民国三年(1914年)9月,邓缵先应内务部第三届县知事试验,取列乙等,受北京中央政府派遣分赴新疆,不远万里来到新疆戍边安民。1915年初,邓缵先已经47岁了,按照常理他完全可以不离开故乡,不去遥远陌生的新疆,但他的家国情怀支撑着他为国家保边疆。 在新疆的18年中,他曾任省公署文牍员、编辑员,政务厅总务科员、科长,新疆覆选区选举调查会会长等职,并先后出任乌苏、叶城、疏附、墨玉、巴楚五个边境县知事。1928年出版的《毳庐续吟》诗集,收录了邓缵先的诗词671首,并由汪步端作序补订。 正如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的艺术作品《国家》所云,“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只有将国和家只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才能收获幸福,这就是“家国情怀”的深层次体现。“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邓缵先在《回忆少年时》中说“男儿能报国,麟阁铭宏模。” 表明在他童年时期就立下了这种朴素的“报国梦”。 在邓缵先长达300多字的边塞诗《镇西歌》中,可以看出他远赴新疆时的政治抱负与“抚远”的政治视野。词中追溯了汉唐盛世中华帝国对西域文攻武卫的辉煌历史,同时总结骄矜兵败、贪功误国的教训,大气磅礴,似是仰天长歌,惊扰金戈铁马。所谓汉唐气象,就是包容开放,文德治心,方能收四夷归附之效。“汉皇遣使通西域,镇西旧称蒲类国。纪功裴勒永和碑,斩获姜铭贞观石。西陲屏蔽隶 版图,世为臣仆声教敷。准部四卫仍梗化,吞噬近邻如狼狙。虏骑凭陵屡犯边,王师征讨军符传。 天子临轩赐颜色,将军策马驰烽烟。旌旗蔽空山岳动,帐幕屯云戈矛拥。三边金柝晓犹催,千骑铁衣夜不冻。戍儿惊报汉兵来,单于潜遁胡氛开。战骨半埋翳雍瓦塞,弦歌犹醉鹦鹉杯,骄矜轻敌意气盛,节钺专权豪华竞。争夸功冠卫仲卿,自诩勋隆霍去病。胡冠西来六千兵,绕途入饶伊吾城。拥兵数万不肯发,饱掠远飚愁云生。讵知饰报邀荣赏,爵在五侯七贵上。冒功希宠益骄奢,边将戍兵皆惆怅。从来漠北本汉地,恢复还将用兵器。边陲事坏跋扈臣,日蹙百里沦胡臣。坐糜军饷七千万,犹复劳敝中原人。客谈往事镇西多,旧垒荒台生薛罗。路旁石人今安在?为君试作镇西歌。”邓缵先在《镇西歌》中表现出如此开阔的视野,如此豪放的性格,难怪他义不容辞地割舍儿女情长,选择了戍边立功大业。文人出塞,往往投笔从戎,仗剑而行,在马背上建立功业。 具体到每个人,家和国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夫以妻为室,妻以夫为家,人要立身于世,干番事业,安宁的家室不可或缺。这安宁二字就很有意思。“安”是屋里有女,屋里没女人,肯定家不成家,无法安身立命。“宁”字繁体为家中有丁有皿有心,家里家具齐全,吃喝不愁,人丁兴旺,心才能踏实。安放肉身和灵魂的最佳场所,离不开家,所以大凡事业有成者,家庭多和睦安宁,一旦家庭出问题,事业也会跟着崩盘。正如客家宗族在构建文化资本时提到的那样,“华夏子孙对家国的守望,就是对根的守望;和谐社会的根基,就是那一个个宗族乡亲、幸福家园。” 这种家国同构的理念,在邓缵先的戍边历程中得到了体现。 邓缵先先生作为乌苏、叶城、疏附、巴楚以及乌鲁木齐县长,主一方之政,考虑从多方面入手来达到地方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他对边境地域的治理方针,在他的很多诗文中都有体现。比如,“疆域挞伐原中策,藩翰经营重外边” 表明其重视边塞治理的思想;“迢迢骑马过长安,满目饥民不忍看。十里路连千百冢,一家号哭两三棺。犬衔骸骨肉仍在,雅啄骷髅血未干。寄语朝中诸宰辅,石人无泪也心酸。” 短短56个字,生动地描述了当时西域边塞的民生之艰难。能够直面现实并用诗词予以真实地记录,邓缵先的确不亚于唐代诗人杜甫。 新疆地处欧亚交通孔道, 是东西文化的榫头。多民族、多宗教、多文明、多文化在此地交流、碰撞、融合。作为边吏县官,邓缵先不仅注意到文化教育和人才利用,而且对于当地的山川城郭、土俗夷情、治兵治屯、抚夷镇边之要,都要了解。他特别重视通过著述来记载边疆地区的情况, 并阐述他的治边思想。推动并主持边疆地志的编篡活动,为新疆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著的成绩。“荒梗枯桑满塞垣,错教时论比桃源。人心果使无争夺,处处绿杨鸡犬村。” 邓缵先期盼边疆人民安居 乐业,过上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注重对当地人民进行伦理教化,不注重战争和武力争斗。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编纂史乘,都是他文化治边的表现。而且,他进一步把这一文化思想运用到政治管理之中。邓缵先对民族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发展回屯,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邓缵先长期任职边疆,有足够的机会把民本文化理念实施于边疆治理实践。他关注民生疾苦,重视解决民众生计,力主垦荒屯田。“边荒尽入版图中,瘠土依然禾稼丰。” 由于邓缵先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客家精神成为他施政的指针,直接影响到他文化治边思想的产生。为了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他主动主持编纂史地著述,而且延揽人才,各尽其能。文化观念同时体现在他“以民为本”治边措施之中,在民风民俗、宗教文化、民生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谋道千载忧,定国百年规。” 邓缵先的边塞诗词巧糅家国之感,巧妙地运用词意的双重性,营造出一个余味无穷的词境空间。 家国情怀是一种通过物而联系起来的对国家、对历史、对家园、对亲族、对朋友的不可取代的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向心力、凝聚力、亲和力,是对家园的情感。故乡家园在中国人的情感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每当讲起了故乡、家园,我们就有沉甸甸、热乎乎的感觉。所以,邓缵先在远赴西域的征途中,就写下了“争先恐后赴通都,人竞精明我守愚。身外荣华如敝屐,当年七尺是微躯” 的报国豪情。 三、邓缵先以诗论史的启示 邓缵先是一个文职官员,虽然没有铁马冰河战死沙场的经历,但却以笔代剑,用诗词记录了历史。当有认为“作诗无益,费精神”时,他当即用诗予以反驳。“大江东去浪千淘,惟觉诗坛境界高。采择童谣关治乱,讨论诗史继风骚。梅寻霜径耽驴背,藻掞琼池纪凤毛。却道歌吟了无益,棋枰胜负孰偿劳。” 正如汪步端给邓缵先诗文题辞所云,“出塞新吟证旧闻,凄然拟古战场文。每凭杯酒论时策,再补笙诗接古芬。” 作为边境县知事,邓缵先在实地考察后对划界有一番宏论:“谨按中坎分界当以星峡为限,水流出坎巨提者属饮地,水流入县河者属中地。星峡分界中外,分明诚天然界限也。检阅旧卷,光绪二十五年有以玉河为界之议。如果斯言实行是不啻将玉河流域断送于人,更不啻将玉河两岸地方断送于人。玉河水源不一,支派分歧,若以玉河为界,纠葛愈多,得寸进尺越占无厌。且玉河为叶尔羌河,莎、叶、皮、巴等县人民命运攸关,若以玉河为界,始则占我河西南土地,继必占我河东北土地,甚成秦泾水毒赵堰遏流,将莎、叶、皮、巴等县数十万生灵受制于人,其贻害曷有极哉。”1962年,中印边境发生战事,来自北京的专家就带着邓缵先所作的《叶城县志》,以其巡查边情的报告作为领土之争的重要依据。叶城县知事 邓缵先留下的边情报告价值,在40多年后中印两国的边境之争中彰显出来。以文载史、以史保土,邓缵先是中国的功臣。 据《乌苏县志》记载:邓缵先在乌苏主政两年,遍至乌苏城乡,考察地理,体验民情,多有建树。先后修建五道桥、东关桥(今太平桥),便利交通;开挖六十户庄新干渠及其两条支渠,灌溉农田4000余亩,百姓称贤。更借县务之余,审度山川地貌,参阅图籍案卷,证以见闻,于民国7年(1918年)纂成《续修乌苏县志》一部。该书分2卷7类,48目,辅以图表,全书约4万字,在体例和内容上没有墨守旧书的俗套,大胆摒弃名宦、仙释等封建迷信色彩较重的类目。该书是民国年间新疆省内刊印的绝无仅有的地方志珍本。 1920年3月25日,邓缵先来到叶尔羌河上游。“据土人云:地质平坦较优的土地,时被坎部人侵占、欺凌,我侪人单力弱,莫可奈何。”“坎人与缠回同教不同种,言语不通发被耳后颈畔。该处布民有能通坎语者为译,偷种之地有两人看守,一皮百科年四十四岁,一他衣,年二十二。据称:‘小的系星峡过了达坂居住来此,只四个月。暨库完、买买提二人常来,已有六年。旧年种青稞五石,收三十石。种小麦八石收四十石’。当即据理盘诘,严词驳拒饬嗣后不能越界来种,要速行回。”邓缵先查到一个案例:“民国四年春间有坎人来偷种,筑房子五间,为蒲犁县案板查,明饬兵勇将该房子一律毁拆,至今坎人也不敢来偷种。”蒲犁即今天的塔什库尔干县,与叶城山水相连。 邓缵先胸怀高远,爱国、爱民、爱疆,为官清廉勤政,深得治下百姓爱戴。他以52岁高龄之躯,亲赴喀喇昆仑边界八札达拉卡处(今印属克什米尔交界地)勘查边界、处理边民纠纷。有人以天寒路险为由劝阻,邓氏凛然答曰:“危险者境也,处境者心也,常存此处处有危机之心,则恐惧修省,自可转危为安;常存此时时有险象之心,则思患豫防自能履险如夷。况该处并非人迹所不能到者,何虑焉。”又有劝者曰,前此从未有官员到过边卡,邓氏再答:“此卡既为中国土地,主权所在,何得任听坎人越界偷种”。终成此行,往返路程共三千七百五十里,耗时整一月。勘定边界,驱走越境强占我农人田地之坎人,完成《调查八扎达拉卡边界屯务暨沿途情形日记》一册,成为1962年中印边境谈判的重要原始文件之一。 在邓缵先身上,发扬了客家人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秉承了客家人轻利重义的古训。当国难当头之时,客家人总是挺身而出,担当匹夫之责。邓缵先先后出任新疆五个县的县长,以客为家,兢兢业业为新疆人民服务18年,尤其多年在南疆为当地维吾尔族群众造福。离任之时,“父老子弟壶浆饯送,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至玉河边,犹留恋涕泣” 。可见,他在新疆任职时受到地方群众的拥戴程度之深,他以民为本的治边理念在诗文 中屡有展示。
在坚守边疆的18年中,邓缵先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观其所作《耕稼词》,可知在新疆做一个知事之不易,不但要懂农业,知农时,催屯耕,收税赋,还要关心百姓的粮仓、牲畜、房舍、炭火,可谓事事上心,无微不至。《乌苏县志》中记载:“邓缵先在乌苏主政两年,遍至乌苏城乡,考察地理,体验民情,多有建树。先后修建五道桥、东关桥(今太平桥),便利交通;开挖六十户庄新干渠及其两条支渠,灌溉农田4000余亩,百姓称贤。” 四、余论:客家人的家国情怀 邓缵先作为客家先贤之一,是边疆史学家、西域探险家、民国边塞诗人、民国爱国官员和戍边捐躯壮士,为后人留下了戍边之功、爱国之德、立身之言。 邓缵先的诗文,充分展示了他忘却小我、心怀天下、义无反顾投入新疆近代化进程的历史过程。客家族群从形成,到向海内外大规模迁徙,成功坚守、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表现出极高的“文化自觉”与文明传承的强大力量。积极入世的主体参与精神过去促使客家人刻苦读书应举,今天也同样可以促使客家人积极参与到现代文明社会的建设中来。 文章千古事,并非虚语。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写下,通过文字的媒介,送入了别人的头脑,也就成了社会事实,发生社会影响,因而有功罪可论。 邓缵先的诗文经过河源紫金热心文化事业的黄海棠、邓醒群点校整理之后,得以作为一步完整的史料,提供给后人研究和探索,这无疑是弘扬客家精神的一个有力举措。正如点校者的评语“边塞诗篇,风范无边” 所说的那样,邓缵先的诗文不仅展示了他注重修身养性的儒家伦理 和齐家治国的抱负,而且充分反映了客家族群忍耐不屈和为国奉献的精神。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中国正在面对人口压力、环境破坏、社会不平等及现代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其它问题。 在当今市场经济氛围下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过于注重功利的现实下,对邓缵先进行系统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邓缵先“以诗论史”所展示出的家国情怀和客家精神,不仅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而且能为当前国家各级公职人员提供一面“日省三身”的铜镜。 [1] 肖平:《客家人》,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02年,第16-19页。 [1] 崔保新:《沉默的胡杨——邓缵先戍边纪事(1915-193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62页。 [1] 黄杰明:《论客家精神与客家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1] 费孝通:《费孝通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41页。 [1] 邓醒群:《客读<叶迪纪程>有感》,载邓缵先:《叶迪纪程》,黄海棠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8页。 [1] 约翰·博德利:《发展的受害者》,何小荣译,格罗斯·施迪恩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