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妻,且爱她。”是刘晓辉的微信号“lxhZLZ1314”上的签名。这份爱,现在显得无比沉重:今年2月19日,24岁的妻子曾丽珍被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从广州三九脑科医院辗转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入院月余治疗花费已超过30万,而目前仍在重症监护,未脱离危险。 曾丽珍是龙川县田心镇长坑村人(客家人),病发前,在中山市一公司任文员。去年,她与丈夫刘晓辉有了爱情的结晶,产下一个孩子,现在还未满一周岁,在家里由父母照顾。 刘晓辉告诉记者,今年2月2日,爱人出现乏力、发热、头痛等症状,当时在当地几家医院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2月14日,春节放假,夫妻两人回到家中,不料次日,爱人出现”爆炸性“头痛、发烧,当日即入住龙川县人民医院。因病情反复,2月19日,曾丽珍转院至广州三九脑科医院,经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真菌感染,隐球菌病作为一种深部真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因脑实质受累部位的不同而有相应的脑灶性损害征象,如偏瘫、失语或局限性癫痫发作等。在广州住院一月余,曾丽珍的病情依然未有好转,3月23日晚,刘晓辉决定将爱人转院至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目前,住在医院重症室(ICU)中的曾丽珍处于昏迷与半边瘫痪状态。 刘晓辉告诉记者,自爱人入院以来,在治疗费用上已经花了超过30万元,仅转院到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至今,已经花了超过11万元。爱人病发前,刘晓辉也在中山一印刷厂当业务员,而现在,为了照看妻子,他已经无法正常上班,处于失业状态。 据了解,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曾丽珍也能够报销一部分医疗费,但因为主要是异地治疗,加上主要使用的药物为进口药,不能报销,大部分还是需要自费。“伏立康这种进口药,每支高达1221元,每天要用2~6支。此外,呼吸机、重症监护等费用,一天治疗花费维持在1万元左右。 医生告诉家属,曾丽珍仍需在重症监护室住2个星期左右。此外,后续治疗还要维持半年的时间。据医生估算,全部算下来,估计花费将达到七八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已经负债累累、“走投无路”刘晓辉希望通过本报向社会呼吁,希望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救救他的爱人――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妈妈。 住在ICU的曾丽珍任 未脱离危险 爱心热线:13726035194 刘晓辉(曾丽珍爱人) 爱心帐号: 6222 0220 1101 9490 866 户名:刘晓辉(中国工商银行中山支行) 探望地址:广州市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岭南医院,住院区4楼重症综合ICU3床 延伸: 接触鸽子粪易传染此病菌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真菌感染,隐球菌病作为一种深部真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侵犯大脑、小脑、脑桥或延髓,因脑实质受累部位的不同而有相应的脑灶性损害征象,如偏瘫、失语或局限性癫痫发作等。 据了解,隐球菌感染发病率低,但一旦发病,死亡率、致残率高,需接受长达数月的治疗,费用高,并发症及后遗症多。隐球菌多由呼吸道传播,也可由破损皮肤及肠道传入人体,鸽子是该病原的中间携带者,鸽粪中存在大量隐球菌,新型隐球菌在干燥鸽粪中能生存数年,是人的主要传染源。 据介绍,一般健康人很少感染这种真菌 ,但在抵抗力下降时便会趁虚而入,一般认为该菌可经呼吸道或皮肤黏膜破损处侵入人体,经血液循环播散到脑、骨骼和皮肤,而隐球菌性脑膜炎正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新型隐球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力,感染者中约80%为隐球菌性脑膜炎。该病起病缓慢,不同程度发热,头昏头痛,一般抗生素对其治疗无效,以后逐渐加重,出现剧烈的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嗜睡和反应迟钝,晚期可出现抽搐、昏迷等。若不及时救治,常在数日至3周内死亡,而慢性隐球菌性脑膜炎,则因隐球菌易产生耐药性而使病情出现反复,病程可达数年甚至20年之久,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痛苦。 如何预防隐球菌性脑膜炎?医生建议,强身健体是第一位的。另外,饲养家鸽时应妥善管理鸽粪。养鸽者务必将鸽粪采用消毒水消毒或集中焚烧,防止粪便污染和传播疾病。而对于有糖尿病、免疫缺陷病和接受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抵抗力下降者,最好远离鸽子。 ———-虎哥微言:刘晓辉是我高中同学,他一向性格开朗,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朋友同学友善有加,是一个很务实向上的年轻人。前天刚得到另一位同学给我发来的这个不幸消息,据我了解,老同学肯定是遇到极大困难才会向社会求助,在传播这个求救消息时,有不少人抱有怀疑的态度,在此,虎哥严正声明,此事真实可信。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及时转发扩散,让更多爱心人士知晓,能帮就帮,有多少帮多少,献出一点点爱心,也许你的一个小小善举,能让奇迹出现,救人于水火之中,挽救的不仅仅是一条年轻的生命,更是只有10月大小孩子不幸的妈妈! ---------虎哥微言(2015.4.1.晚):这几天因为老同学遇到这种不幸的事。根据所见所闻,一直在反思,如果是我遇到这么大的事,我会怎么样? 也许。。。,不敢想,平时小孩发烧感冒的,自己都心急如焚。所以,老同学的坚强,很值得学习。我们客家人,一向硬颈,没到最困难时刻,绝不对外求助。当然 ,这不是面子问题,客家人一向不想麻烦别人太多,能自己解决就自己想办法。 虽然老同学跟我多年没有联络,一为工作,一为生活,但我记忆当中,他是个乐观向上,聊聊你就想跟他成为朋友的人。想了很多,下笔又止,老同学我文笔不好,尽此微薄之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