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是中国汉族客家民系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艺术珍品。它既保留了客家祖居地——中原的文化神韵,又有华南文化的异彩,是客家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增城有三种客家方言,曾被人称为“广东客家语言大全”,我们中新镇福和客家人所讲的客家话是属于“沉香”方言客家话。我们福和这个增城北部山区客家山歌十分流行,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客家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
我们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原逐步南迁,最后到达我们这里定居。他们所经所到之处,都是些荒山原野,于是栉风沐雨,披荆斩棘,艰苦卓绝,写下了客家人自强不息的奋斗史。祖先们在和荒山原野奋斗的过程中,把喜怒哀乐的感受用歌声表达出来。起初也许只是一种单调的欢呼或哀叹,后来为了配合挑担、砍柴、挖地、撑船等劳动而哼出曲调,更为了呼朋引伴而唱出情歌或为了与远山河岸那边的人高声谈话而变成歌声等,慢慢地形成了所谓的“山歌”。“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口头创作的生活和实践的结晶。据有关资料记载,客家山歌源远流长,早在宋代就已经很流行了,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客家山歌是用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来反映客家人思想感情与生产生活情况的文学式样。它是客家歌手和其他劳动群众结合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把一定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经过艺术创作变成有血有肉的最通俗、最朴素、最形象的口语叙唱出来,因而它音调和谐,韵律自然,充满了鲜明的客家特色,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我们客家山歌歌词朴实、韵律优美、格调清新、易唱易懂。我们客家山歌有着自己鲜明的六个特点:条条山歌有妹名;自古山歌从口出;山歌多是情歌;双关意思耐人寻味;以“赋、比、兴”的手法来表达意境、主题;“山歌打擂台”、“山歌大联唱”或到野外唱“过山拉”等文化娱乐活动与时俱进。我们客家山歌常用的调子有:春牛调、过山拉、打画眉、五句板、莲花板。客家山歌反映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许多优雅动听的歌句称得上是艺术珍品。
民歌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运用方言土语是其基本特征之一。我们客家山歌与其他民歌相比,这一特征显得更加鲜明,更为突出,别具一格。因它矢口而成,因而情意真切,神韵天然,滋味无穷,很能感动人的心灵。我们现有客家山歌队活跃在西福河畔、福和广场、各村落,每天下午3时至5时是唱山歌的时间,吸引了不少人前往观赏。特别是联安村、新围村等,客家山歌演唱气氛浓厚。中新镇政府很重视山歌队的发展,每年都拨给部分经费扶持山歌队,并举办山歌联唱、擂台赛,还邀请增城客家山歌团队到我们镇联谊交流,选送优秀节目参加增城市的客家山歌比赛,有力地推动了我们客家文化事业的发展。
客家山歌好像是一面镜子,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客家的社会历史、时代生活和风土人情,表达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心理。为了保留、继承、发展客家山歌这一客家优秀文化,我们将把这些活动继续保留下去,造福子孙后代!
(来源:《增城日报》,作者:月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