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和秦琴是竹板歌表演的主要伴奏乐具,可以由单人或双人说唱,或多人联唱。梅县区供图
五句板表演唱山嫂办宴,曾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优秀奖、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金奖。梅县区供图
嘉应学院山歌协会学生排练竹板歌。何森垚 摄
四片普普通通的竹板,碰撞出有节奏、清脆的声音,伴着悠扬的山歌,成为客家人创出独特的曲艺——竹板歌。
竹板歌是粤东地区具有独特风格的汉族说唱艺术。由于过去主要是游方歌人(俗称“乞食”)在演唱,所以群众也管它叫“乞食歌”。它的唱腔比较固定简单,表演朴实,内容与时俱进,历来为群众喜闻乐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竹板歌逐渐失去了它的光芒,观众也渐渐老去。“这是我们宝贵的传统艺术,只要我还能唱能写,我就会继续下去,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魅力!”竹板歌老艺人、今年已年过八旬的汤明哲老先生坚定地说。
源于沿街乞讨的“乞食歌” 解放前,竹板歌的说唱艺人多为盲人,他们出门说唱时,靠一明眼人牵引,或夫妻、父子、母女等,以沿街乞讨、走村串户的形式卖艺,后发展到唱堂会、公共场所等定点说唱。因此竹板歌又得名“叫化歌”“乞食歌”或“乞儿歌”
“手拿竹板走四方,烂锅煎油出外香(乡)”,这句俗语简洁明了地道出了竹板歌的起源。解放前,竹板歌的说唱艺人多为盲人,他们出门说唱时,靠一明眼人牵引,或夫妻、父子、母女等,以沿街乞讨、走村串户的形式卖艺,后发展到唱堂会、公共场所等定点说唱。因此竹板歌又得名“叫化歌”“乞食歌”或“乞儿歌”。是一种发源于群众生活的艺术,因此深受群众的喜爱。
关于竹板歌的起源还有一个颇为有意思的民间传说。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实行“焚书坑儒”政策,一些儒生隐姓埋名化装逃难。一天,有七个乔装成算命、卜卦、卖药等三教九流人物的儒生在凉亭歇脚时相遇。因在璧上题诗发泄对秦王的不满时,互相欣赏,又皆为儒生,便结拜为兄弟。而化装成唱艺人的儒生年纪最小,而当时俗称排行最小的为“满子”,因为便称呼为他某满。至此相传,说唱艺人的师傅头便成为“某满”。翻开关于竹板歌的历史书籍,看到旧时杰出的艺人很多都是满字辈的,这是对传统的沿袭。
竹板歌随客家人迁徙流入客家地区,大约清乾隆年间传入梅县,流传广泛,群众喜闻乐见,历经百年,传承谱系复杂,由于竹板山歌通俗易懂,属于大众性曲艺,在传承过程中,表现为社会性松散型。在19世纪30年代有师从江西赣南人的李云香等一批人,解放后,涌现出了以陈丙华、汤明哲为代表的传承人。他们既承袭和传唱前辈歌师的优秀传统曲目,又不断创作改编新的曲目,为民间说唱歌手传授演唱技巧,促进了五句板活动的开展。后汤明哲又培养出了以肖建兰、罗小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艺人。
竹板歌,又叫“五句板”,这是它与客家山歌最明显的不同,它比山歌多一句。竹板歌与山歌,俨然是一对双胞胎,其文学特性几乎是相通的,以致于很多人会把它俩混为一谈。据介绍,竹板歌的“鼻祖”是古代民歌。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创了五句体民歌格式,分布在陕西、山西、安徽、河北和河南等地,而这些地方,正是客家先民的祖居地和向南迁徙中途留居之地。
然而,最接近竹板歌的源头,便是赣南的“于都古文”,其因演唱古代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而得名。“于都古文”的伴奏乐器,从最初用筷子敲“米升筒”,到后来改打竹板。在梅州境内,也不难找到古文的“遗存”。在梅州兴宁市,一些高龄的老人介绍,小时候唱竹板歌就叫做唱“古诗文”。“闲话更讲就更长,唱出唐朝顾问装。南京有个苏翰院,家名天柱人忠良,娶只金氏做妻房……”这是其中一首竹板歌传统传本里的古文诗。
梅州的竹板歌,从古文流入算起,首先在兴宁、五华两县兴起,而后向周边地区流传。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兴宁县城是粤、闽、赣边区主要的物资集散地之一,水路船运经梅江入宁江至兴宁县城,就可以直达北部重镇罗岗,再经陆地肩挑经罗浮进入赣南。那时,在罗岗、十三都(罗浮镇)都设有官办“驿铺”,人来船往,络绎不绝。而竹板歌也是在这群众的往来间,人口相传,流入梅州地区。以前,在兴宁县还设有培养民间说唱一人的学堂——忠义堂。据了解,各县封“满”的竹板歌说唱一人,大都是从兴宁忠义堂出来的。
与客家山歌是“孪生兄弟” 虽然竹板歌是由赣南的古文传入而来,但是唱腔却更加接近于山歌,显得婉转悠扬。随着演唱者身份的不同,竹板歌出现了哭板、怒板、骂板、吊腔、欢板、拖板等,喜、怒、哀、乐的感情表现愈加丰富
与客家山歌是“孪生兄弟” 竹板歌在传入客家地区的过程中,唱法上深受客家山歌的影响。从歌词结构格式来看,传入梅州后的古文,经历了由两句体-四句体-五句体-五句体尾四个发展过程。两句体的竹板歌流入客家山歌的海洋,被山歌所“同化”,逐步过渡到四句体,“想起过去系凄惨,朝朝洗面用衫祺。苦在心头笑在面,凄凉唔敢话人知。”从风格来看,竹板歌也受客家山歌的影响,比喻、双关、歇后语、方言俚语也慢慢多了起来,与山歌互为“孪生兄弟”。而后的五句体和五句体尾也是向山歌学习,“五句体大大强化了竹板歌的叙事功能,这是四句的山歌所达不到的效果。”汤明哲说。
从腔调来说,竹板歌的唱法也是随着歌词结构格式的变化而改变的。虽然竹板歌是由赣南的古文传入而来,但是唱的腔调却因受到客家山歌的影响,音调更加接近于山歌,显得婉转悠扬。随着演唱者身份的不同,竹板歌的唱腔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旧时的竹板歌由于是乞讨时唱的,因此音调低沉、哀怨,后来经过整理和发展后,出现了哭板、怒板、骂板、吊腔、欢板、拖板等等,腔调才慢慢高亢开朗,节奏也连活跃了许多,而且喜、怒、哀、乐的感情表现愈加丰富。
现今的竹板歌大多歌颂美好生活,节奏欢快。其说唱,唱中带加道白,有些为了唱句之间连贯故事,情节常加以道白,或一正一反、一问一答、添油加味,说的活灵活现,使听众产生兴趣。
据汤明哲介绍,唱竹板歌要对八大韵非常熟悉,并且将各大传本烂熟于心,做到张口就来,在表演的时候,还要配上喜怒哀乐的表情,才能吸引观众。艺人唱竹板歌时,不仅要一边唱一边想词,还要投入感情,演技到位,“有时候还可以把现场看到的、当时的心情用竹板歌的形式唱出来,这对表演者的功底和技艺要求颇高”。
竹板歌里面的内容很多都带有教化的功能。如有名的“劝世文”的中、短篇竹板歌,就是专门为教化人而创作的。它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入手,教人要懂孝悌、远离嫖赌、勤学等,宣扬伦理道德。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搬上舞台后,因为演出内容所需要的丰富性,竹板歌也打破了以往由民间艺人一人说唱或是两人对唱的单一表演形式,出现了小组唱。如今,竹板歌的唱法非常丰富,有独唱、对唱、领唱、齐唱、二重唱、伴唱、多声部合唱等多种,表演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站唱、坐唱、弹唱、说唱、对唱、表演唱等等。
而竹板歌乐器的发展而言,变化并不大。据汤明哲说,竹板歌最早唱出风歌是,用的是“拍板击节”,后来唱七言绝诗时配的是“竹板”,传到清朝年间才用几块竹板来说唱。一般两人说唱时,一人打竹板,一人操椰胡或秦琴,后来又慢慢增加二胡、三弦和板胡等其他乐器伴奏。
留不住表演人才 缺乏创作人才 “年轻的时候,我走街串巷去寻找那些满字辈的老艺人,听他们唱,把那些歌词记录下来,向他们学习竹板歌,然后创造出自己的东西,现在我要把我毕生的积累传授给这些学生,让他们传承下去。”汤明哲先生感慨地说。
“竹板一打,乐开花,五句歌板来赞夸……”走近嘉应学院音乐学院的练功房,便传来悠扬的歌声伴着清脆的竹板声,里面一群年轻人正在排练竹板歌客家妹子顶呱呱。
在嘉应学院的音乐学院,有一个山歌班和山歌协会,里面聚集了一群热爱山歌的大学生,他们师从山歌大师汤明哲,跟随着汤老先生学习客家山歌和竹板歌。
“年轻的时候,我走街串巷去寻找那些满字辈的老艺人,听他们唱,把那些歌词记录下来,向他们学习竹板歌,然后创造出自己的东西,现在我要把我毕生的积累传授给这些学生,让他们传承下去。”汤明哲先生感慨地说。
在山歌班的一群年轻人里,有一个男生特别显眼,他是竹板歌客家妹子顶呱呱里唯一一个男生,叫吴文杰,今年读大二。问及为何会对竹板歌产生兴趣,他说:“学习像竹板歌、山歌这类的传统艺术,能够从歌词里了解到历史,在表演中体验客家人的精神。”
然而,不论是山歌班还是山歌协会,来学习的年轻人并不多,且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地的学生,这让汤明哲先生很是烦恼,“虽然有人来学,但是传承还是有困难的,首先这些外地的学生听不懂客家话,在理解的时候会遇到障碍,其次他们毕业的时候不少都选择离开梅州,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好苗子,三四年一过,又跑了,这是很可惜的。”
对于如何留住人才,汤明哲先生也做过一些努力,“发现有好的人才,如果他们愿意,我会帮他们推荐到文化馆、学校等单位就业,能留住一个是一个。”不仅是表演人才的缺乏,创作人才的缺乏也是阻碍竹板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新的剧目基本上都是我在写,虽然我也有给大学生们上创作课,但是距离真正的创作还有一段距离。”
而作为文化部门,梅县区文广局也一直在做竹板歌的传承工作。“竹板歌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迫在眉睫,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它发扬光大。”梅县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廖峰松说。
据了解,梅县区山歌剧团和文化馆每年都会不定期举行竹板歌培训,“我们会邀请竹板歌传承人和专业教师给剧团的演员、广大群众上课,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梅县区非遗办工作人员刘建文说。此外梅县区还积极推进竹板歌、山歌走进梅县区的各间校园,从娃娃抓起,激发小朋友的兴趣。
在梅县区文化馆还有一支创作团队,他们结合群众的广场舞、山歌,创作出适合乡镇、社区文艺队表演的剧目,并代表梅县参加了省里的比赛,梅县区文化馆馆长李玉珍说:“我们创作出来的四女夸夫获得了第七届广东省群众戏剧曲艺花荟银奖,现在每次下乡表演我们都会带上这个节目,群众非常喜欢。”
■人物 汤明哲:客家曲艺的一朵奇葩 15岁起,汤明哲受母亲唱山歌的熏陶,就开始唱山歌。中国解放后,爱唱山歌的汤明哲考进了中国解放时的华南文工团,后又因“想山歌”转入兴梅文工团。在文工团,汤明哲见老一辈人唱歌时,将歌词贴满了墙壁,茅塞顿开:“能写能唱那才是真本事。”从此,汤明哲一发不可收拾地进入了客家山歌的海洋中。
17岁时他便创作山歌。谁料到1958年他被打成了右派,1968年进了“牛棚”,“当时在牛棚也没什么事干,就整天看书,想歌词应该怎么写,山歌应该怎么唱”,乐观的汤明哲并没有被打倒,反而在逆境中积蓄力量。“拨乱反正”后,汤明哲重新出山。由他创作的反映移风易俗题材的山村新风被搬上了北京大舞台,人们给他一个雅号“山歌汤”。
2010年,汤明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一专多能,能写、能唱、能弹、能演、能教,演唱乡土气息浓郁,字正腔圆,优美动听,被专家称为颇具特色的“汤腔”,表演自然、诙谐有趣、形象生动极具吸引力,特受观众喜爱。代表作品有山村新风、夸老公夸老婆、黄牛皮看戏、上夜三斤狗下夜三伯公等。出版山歌五句板专著八本;出版音像制品、CD、VCD共五十盒。
■趣味 如何打好竹板? 打好竹板是唱好竹板歌的主要环节。竹板的打法分为; 单板——右手执一块,打左手握三块的上下板角,一打一击,成单音。 双板——竹板的执法和单板一样,打法亦相同,但打的节拍都是七星板。 括齿——竹板握法同上,在打完一节单板或双板后,来一个括齿,即右手握着一块有边齿的竹板括在左手的三块板上。 碎板——左右手各握二块竹板上端,夹住用劲互击单板或碎板。 夹击——左右手各握二块竹板的中间,用手夹击。 颤板——竹板握法相同,两手上举用劲抖动,发出颤音。 收手——将右手握的竹板向左手握的板重拍合拢,快速收住。 打竹板的功夫,要打的清脆、节拍均匀、重轻得体。弹秦琴或拉胡弦,表演者要有精巧的功夫,音准、节拍均匀、强弱有数,必要时也采用猛击、急杀。很多老艺人还常把伴奏乐器当作道具使用或作音响效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