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明是客家祖地。中原汉民从中原南迁而来,与当地原住民长期融合,并以人数、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同化了当地少数民族,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既有中原文化传承,又有当地文化渗透的别具特色的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客家谚语作为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正是在客家人火辣辣的生活中创造与提炼的。凝聚着强烈的客家文化主体意识。并以其通俗、简洁、明快的特点,带着泥土的芳香,成为客家精神最好的外在体现和语言表达形式,浩如烟海的三明客家谚语里,本文试图从剖析三明谚语中蕴含的客家精神自强不息、崇文重教、爱国爱家、寻根报本四个方面入手,论证三明客家谚语与客家精神的关系和内涵。
【主题词】客家谚语 自强不息、崇文重教、爱国爱家、寻根报本
谚语是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并长期流传下来的常言俗语,它以简单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文字精练、通俗生动、琅琅上口,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口语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因此,谚语成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非常喜爱的语言形式。
三明是客家祖地。中原汉民从中原南迁而来,与当地原住民长期融合,并以人数、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同化了当地少数民族,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既有中原文化传承,又有当地文化渗透的别具特色的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客家谚语作为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正是在客家人火辣辣的生活中创造与提炼的。八十年代末,三明曾举行民间文化三套集成(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工作,其中市县谚语卷就达13卷。十余万条余150万字,可谓洋洋大观。谚语尽管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却凝聚着强烈的客家文化主体意识。这种意识观念源于中原,因为在逃避战乱长期迁徙,而后进入客家大本营定居的过程中,客家人受到了各种磨难与生存的考验,传承下来的中原文化经过与地方文化不断冲突、交融、整合,孕育出鲜明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与客家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演变关系密切。客家精神是在客家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客家文化内涵的实质所在,同时又为客家社会的人文发展起引导作用。客家谚语则以其通俗、简洁、明快的特点,带着泥土的芳香,成为客家精神最好的外在体现和语言表达形式,浩如烟海的三明客家谚语里,蕴含了客家精神的方方面面,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四句话:本文试图从剖析三明谚语中蕴含的客家精神自强不息、崇文重教、爱国爱家、寻根报本四个方面入手,论证三明客家谚语与客家精神的关系和内涵。
一、自强不息,踏平坎坷成大道。
人类离不开迁徙,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迁徙史。但是很少有像客家人这样不是作为一个民族而是作为汉民族一部分的悠久的、不断的迁徙史。因为战争纷乱,所以要走,因为天灾人祸,所以要走。学者黄发有在《客家漫步》一文说道:“何谓‘客家’?‘客’就是走着的状态,‘家’就是停留的状态,‘客家’就是走走又停停。”①因为走,注定了客家先民要时时为客处处家,注定了他们必须冒险,必须敢于冒险。这种性格,在谚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如“不靠亲不靠戚,全凭自己长志气”、“好男不用祖公业,好女不用妆嫁衣”、“鹞婆(老鹰)飞上天,蟾蜍蹲缸脚”。②出门在外,谁也靠不上,只有靠自己。他们一路披荆斩棘,与天斗、与人斗、与任何想象不到的艰难困苦斗,不屈不挠,失败了再干,跌倒爬起来。因为敢于冒险,客家先民避害趋利,几经辗转,找到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战乱较少的世外桃园——闽粤赣边地域,
而以宁化石壁为代表的三明就是闽粤赣边地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1992年版《宁化县志》记载:晋太熙年间(290年)就有中原移民迁入定居。隋末唐初,巫罗俊随父入闽迁居宁化,当时宁化山野地荒,处处是莽莽森林。客家选民在此不辞艰辛拓垦开发。可当时客家先民少,其他族群和土著较多,便无事生非,觊觎客家先民垦殖的成果有所谓三口(禾口、江口、溪子口)斗玉屏(石壁别称)之说。可客家人认定:“山高高不过脚板,石硬硬不过手掌”、“不怕火烧屋,只怕人无志”、“人不遇难不长志,火不烧山地不肥”。巫罗俊带领百姓“就峒筑堡卫众,寇不敢犯,远近争附之。”又聚民众“开山伐木,泛筏于吴。”也就是说,由淮土的长溪放筏,须等待山洪来到,才能将木材漂出,而后经贡水,入赣江,再通过长江到达当时的吴地(扬州等长江下游沿岸)。由小溪到江河,千里之遥的航程,若无高超的技能、胆略和大无畏的冒险、进取精神,是难以想象和办到的。可以说,没有冒险精神,就无法开辟由宁化到吴地的商业航线,打开向外通商的大门;也就无法打开中原先民进入宁化的通道。③
正因为敢于冒险,客家人才能够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得以生存、让荆棘丛生的砂砾,变成车水马龙的通衢大道,让人烟罕迹的荒野,变成花香鸟语的家园;客家人才能够从闽粤赣边的客家大本营地区北上、南下、出海,向内地各地、向港澳台、向东南亚、欧美乃至世界各地迁徙,创造出一个个探险成功的奇迹,创造出在一个个陌生的地方生根开花结果的辉煌,并在风雨洗礼和磨难的考验中,成为汉族在世界上分布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二、崇文重教、客家代有人才出。
按说家贫是读不起书的,客家人却有“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谚语,由于各个客家姓氏宗族都留有一份学田,学田的收入为贫家子弟读书提供了保证,所以客家人才能“家贫子读书”。客家人勉励儿孙读书的谚语俯拾皆是:“生子过学堂,生妇过家娘”、“细小不读书,老了目汁(眼泪)滴”、“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寅时不起误一天,幼年不学误一生”、“目不识丁,枉费一生”,“生子唔读书,不如养条猪”等等。
客家人的崇文重教一方面源于中原“读书做官、光宗耀祖”思想的传承。如:“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勤心打石石成花,勤心读书易做官”、“书中有黄金,从小须用心”等。旧时,凡中举人以上者,可竖“楣杆”,以显示功名,借以光耀门楣,因此,各家族为振家声、族威,倾力集资开办族塾,培养族中子弟,望其考科入选,金榜题名。
因为重教,从宋至清末,全区有书院99所,而私塾、义塾更是城乡比比皆是。三明市境内历史上中进士总人数达720名。号称“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泰宁,科举之盛,甲于一方,两宋时曾有“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之说。将乐出了“上承伊洛,下倡南闽”的宋代大儒、闽学鼻祖扬时。沙县曾有“五步一塾,十步一庠”胜景。在宋朝时,全县考取进士的达129人,并出现了闽学四贤之一的罗从彦以及以直谏和诗文名闻朝野的陈瓘、邓肃等一批学者名臣。号称“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泰宁县,两宋时期科举之盛,甲于一方。就连弹丸之地的永安市贡川镇,历史上仅在两宋三百年间,贡川陈氏就为朝廷输送了12名进士,受赐“大儒里”牌坊,博得“九子十登科”的美名。④
而三明客家人苦读成才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如邹应龙,虽幼小家贫,但素有大志,竟至手抄经传,通宵达旦地苦读,终于熟睹诸子百家,不但乡、会试连捷,且于庆元二年荣中状元。又宋理学四贤,三明就占了三人,如 “闽学鼻祖”杨时,他从4岁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到8岁时已能写很好的诗文,被人称为“神童”, 5岁时已经潜心于经史的研究,关于他尊师好学“程门立雪”的典故成为千古佳话。沙县罗从彥“鬻田求学”的典故亦在沙县成为美谈。集理学之大成的大思想家朱熹也是自幼聪敏好学的典范,其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开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其苦学成才的感言。见证了客家人的崇文重教。
客家人又是现实的。毕竟能当官的只是少数,读书增本领才是最重要的。如:“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秀才不怕衣衫破,单怕肚里没有货”。清初著名画家黄慎,宁化县人,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画怪,他的成才之路更是令人关注。黄慎自幼家境十分贫困,14岁丧父,奉母命学习绘画,为了写真画像以糊口谋生。黄慎16岁离家从师,33岁历游江南各省,伴随他的是清贫与勤奋,“十年容类打包僧,无怪秋霜两鬓鬅;历尽南朝多少寺,读书频借佛龛灯”,这应该是他刻苦成才的自画像。
三、爱国爱乡,一片冰心诚可鉴
客家人因为逃难而离乡背井,在处处无家处处家的颠沛流离中,亲人、故土分隔天涯的切肤之痛。使他们与汉民族其他民系相比,爱国爱乡之情更加强烈。这种情怀在三明谚语中也得到充分的反映:“有土才有花,有国才有家”、 “国富民强、国破家亡”、“国乱家不宁,国和万事兴”、 “舍命才算真豪杰,爱国方成大丈夫”、“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表达的是强烈的爱国之心。“做工要挣钱,当官要明情”,“宁可清贫而死,不可贪财而生”、“人心要公,火心要空”、“宁可无钱,不可无耻”,“无私必无畏”,表达的是客家人清白正直的立世之本。宋代邓肃,沙县人,曾针对宋徽宗在开封建艮岳,令各地进贡奇花怪石放置其中以赏玩,挺身而出,作《花石纲诗》十一章,进呈朝廷。他在诗中大胆地揭露贪官污吏们“饱食官吏不深思,务求新巧日孳孳;不知均是圃中物,迁远而近盖其私。”希望宋徽宗能:“安得守令体宸衷,不复区区踵前纵;但愿君王安百姓,圃中无日不东风。” 邓肃因此被贬归故里,但他义无反顾,挥笔写下了“填海我如精卫,挡车人笑螳螂。六合群黎有补,一身万段何妨”的诗句,表现出不畏强权、为民忘我的崇高气节。金灭北宋,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原北宋朝廷大臣中卖身求荣、加官进爵者不乏其人,但邓肃“不食楚粟,饥饿殆不能行,万死一生”,奔赴宋高宗行营。之后坚决主张抗金,当宋高宗听信谗言,将抗战派领袖李纲再度罢相,太学生陈东、布衣欧阳澈等为保李纲而被斩首的情况下,以大无畏精神再上《轮留李纲疏》,以此触怒高宗,罢官回乡。
因为爱国,客家人历来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三明有7个县为中央苏区县。忆当年,无数客家儿女跟着共产党奋勇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抗战时期,福建省府内迁,众多客家知识分子,以笔代刀,坚持敌后抗战,永安抗战文化名标史册。因为爱国,许多事业有成的客家侨领慷慨支持国家建设,感人事迹可歌可泣。香港崇正总会理事长、今年83岁高龄的黄石华老先生,自1968年接任香港崇正总会理事长至今。他把火热的爱国爱乡之心倾注在无私的奉献之中,1988年11月6日,云南地震,他提请香港崇正总会率先捐款,并呼吁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赈灾。近年来,为使闽、粤、赣三省客家聚居市、县早日脱贫致富,黄老极力为这些地区引进外资建电厂,并在云南丽江、陕西丹凤、福建宁化等地捐建有希望小学。为家乡龙川县进一步兴旺发达。他拟投资龙川老隆镇京九、广梅铁路交会处开发区,创办循州国际大学,以崇正总会名义捐资人民币200多万元支持新城中学建设。客家名人曾宪梓创办的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不但占领了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同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建立了分公司,经营范围也从领带发展到男士系列用品。随着金利来领带声誉日隆,曾宪梓先生摘取了亚洲领带大王之桂冠。他说:“只要我还活着,只要我的公司不倒闭,我就要为祖国为家乡多作贡献。”三明举办世客会,他也慷慨解囊给予支持,到目前为止,曾宪梓博士在国内的捐资总额已逾4亿元人民币。⑤
四、报本寻根,饮水思源念祖德。
游子在外,尚且“每逢佳节倍思亲”。长年迁徙,漂泊无依的客家人对故土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自然特别虔诚。正所谓“摘瓜寻藤,念祖寻根”。这种报本寻根意识强烈地体现在他们的祖先崇拜上。
在广大客家地区,客家人对祠堂的修建表现出极大的重视和热情,就是在家族经费还不够支付建祠时,也要建一个“香火厅”,有个地方来奉祀祖先。一旦经济条件允许,立即兴建宗祠。所以在三明各地村落就有许许多多的宗祠和香火厅。在永安贡川偏僻的古镇一条长不过三华里的小街上,数十家不同姓氏的祠堂和睦相邻,共存共荣。修族谱可以说是客家人尤为重视的一件头等大事,当地有谚:“朝神不如祭祖,读书不如看谱”。修族谱是全族人的大事,首先要举行各种祀祖仪式,谱中要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族规祠约、全族名单、族人的婚配、生育情况、祠庙墓图、族内名人传记、播迁分衍情况,有的还记载本村建村历史和发生的大事等等。谱修竣后,要择吉日吉时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所谓“崇先报本,启裕后昆”,乃以族谱为依托。
对祖先的崇拜,还在于告诫子孙后代,无论贫富贵贱,谁都不能忘记自己根之所在,本之所依。“天有日月,人有良心”、“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此类谚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基于这种报本寻根意识,客家人还注重“走遍天下,乡音依然”。这方面的谚语也不少,如“宁卖祖宗田,唔忘祖宗言”、“宁卖身,不卖声”、“离乡不离腔”等,诚如许多专家、学者到石壁采风调查后所得出的结论一样,在石壁等周边,你会发现这里的客家人所操的方言,是晚唐五代之间与中原汉语分手南下后,经湘赣一带的动荡,宋时在这里形成定型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海内外寻根热的兴起,一批批海内外客家人循着祖辈留下的足迹,走进了宁化石壁客家。宁化石壁已成为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和朝圣中心,1995年石壁客家公祠落成之后,已连续举行17届世界客属石壁祭祖大典,前来拜祭祖宗的海内外客家人,迄今已有世界五大洲的25个国家和地区,达30多万人次。台湾也已组团90多个、3000余人次回到三明故乡寻根谒祖或观光旅游。“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客家人悲壮的迁徙历史上的丰碑石壁,就这样通过祭祖,也通过谚语,矗立在每一个客家女儿的心头。
综上所述,客家谚语与客家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说客家精神是深蕴于客家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内核,那么客家谚语以其精辟生动、明白晓畅的语言,成为客家文化一点琅琅上口的外在的表达形式之一,不仅涵盖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也高度概括和诠释了客家精神的深刻内涵;既是客家人智慧和才华的展示和体现,也是客家人激励自己和子孙志存高远、奋发向上最好的民间教材。可以说客家谚语因客家精神而意蕴升华,客家精神因客家谚语而家喻户晓。这就是客家谚语与客家精神花叶相扶、互衬互丽的关系,也是客家人语言文化能够广受欢迎并流传千古的独特魅力。(廖允鸣)
注释:
①罗英祥:《客家人移居海外生存与发展》,《移民与客家文化》第73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杜2005年。
② 郑树钰主编《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谚语卷三明市分卷》
③ 郑树钰 廖允武《闽江上游话客家》
④ 张远祥主编《客家源》电视解说词
⑤ 摘自《客家名人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