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荣昌:“客家文化活化石”——两岸三地顶级专家齐聚共商荣昌文化建设盛举 ... ... ...

客家联盟 02-25
       荣昌地处重庆西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县名取“繁荣昌盛”之意,建县已经有1250年历史,有着“渝西明珠”的美誉,更是“湖广填四川”的重要集聚地和中转站,被移民文化研究专家称为“客家文化活化石”。

       据了解,康熙中叶,高潮迭起的客家人“填川”移民运动,使这里成为多省籍客家移民聚居的中心。据相关文献记载,客家人“填川”线路主要有二条:第一条是穿三峡入蜀,第二条线是沿黔北经遵义入川,两路人马在这里汇合,与当地土著人一起耕耘出这方富庶之地。





       2016年2月18-20日,“重庆·荣昌填川移民文化”第一次学术会议筹备会在文化名城荣昌召开,来自北京、四川、福建、上海、广东、江西、湖北、台湾、香港两岸三地的顶级移民和客家文化研究专家齐聚,共商重庆荣昌的移民与客家文化建设。

       此次会议由重庆市社科联、四川省社科联、重庆市荣昌区委、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主办,由四川省社科院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重庆市地方文化研究会、荣昌区委宣传部、荣昌区文化委员会联合承办。出席此次会议的顶级移民文化专家分别是: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处长、教授王大良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王东
西南大学教授周勇
四川社科院教授、四川省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世松
湖北社科院文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徐凯希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谢重光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江西省文史馆馆员许怀林
广州暨南大学古籍所所长、教授刘正刚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副教授张兆和
台湾研究院民族所原所长、教授庄英章
台湾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张维安

        作为《世界客家文库》总策划,我有幸与文库建设专家谢重光、王东、庄英章、张维安、陈世松、许怀林等受邀一起参加了此次盛会。

   18日下午,迎接我们的,是热情的荣昌人民和怒放的红海棠。

18日晚上,专家们在陈世松老师召集下进行了第一次会议,就会议的议题和主要工作安排进行了交流讨论。

       19日,在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天智等人的陪同下,专家们先后前往万灵古镇、盘龙镇、安富街道等地,对当地的移民与客家文化资源以及旅游、夏布、陶艺等产业进行了实地考察。 

第一站
   万灵古镇
       第一站是万灵古镇。古镇位于荣昌区城东,西南临濑溪河水,东北靠丘陵山峦。古街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拾阶而上,素有“小山城”的美誉,2010年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宋、明时期,这里就建成了一些供行商休息、住宿和堆放货物的码头。古街上是木制结构一间接一间的店房,青石路蜿蜒而上,原始而古朴,这与很多人工打造的古街有截然不同的风格。历经了千年的风雨沧桑,但古镇的房屋仍然保持了独特的风貌。

万灵古镇的主要建筑有:
一是湖广会馆,是清朝实行大规模移民填川来的湖广移民,于嘉庆九年开始修建。

二是赵氏宗祠,系赵氏族人填川至此(1804年)建成。祠堂保留三进四重的规模。祠堂建筑,雕梁画栋,刻石描金,青砖瓦屋,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堪称祠堂之典范。

三是大荣桥,大荣桥建于明朝正德初年,为石质平板桥,桥面由平整的大青石铺就,现存大荣桥几经修复,依旧保持原貌,为重庆市市级保护文物。

四是吊脚楼,也称望夫楼,为水乡古镇的特色建筑。古代,路遥滩险,风高浪恶,每当船夫们运送货物远行后,当妻子的特别盼望丈夫早日平安归来,常在临河的窗户边守望,故称望夫楼。






与文库《客家先贤与名宦文集》领衔专家谢重光教授一起考察万灵古镇

  许怀林教授(中)在考察中

第二站
    盘龙镇
      第二站是盘龙镇。盘龙镇8万多人中近一半人说客家话,只有外出时说重庆话。这个距荣昌城区32公里的小镇,是重庆市最大的客家方言岛,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夏布之乡。这里建有客家文化广场、客家步行街、夏布一条街和客家新村。

       我们先到了李家祠堂。在李家祠堂,我用客家话跟当地人进行了交流,并和陈世松老师翻看族谱记载,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客家人,居然是从我的家乡广东长乐镇(五华以前叫长乐)搬迁而来的。接着,我们来到了夏布生产基地。

       据介绍,荣昌夏布以其独特的手工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荣昌夏布是用苎麻经手工纺织成的,号称“天然纤维之王”,可以制作为衣物、手工艺品等。夏布产品系列开发已列入重庆市科技兴渝百亿工程,产品主要销往韩国、日本、欧美及港澳台地区。

       夏布也用来生产荣昌折扇。荣昌折扇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是与苏杭扇齐名的中国三大名扇之一。折扇技艺在清乾隆年间传入荣昌,经历代艺人精工创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荣昌民间传统工艺品,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省社科联唐永进主席(左)在考察中翻看族谱,右为荣昌区文化委李春局长

在陈世松老师带领下考察重庆客家重镇盘龙镇,用客家话与当地人进行交流

荣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天智(中)带领大家考察

与庄英章教授一起考察夏布工艺品展览区

  张维安院长(右)

考察中,右一赵天智部长,右二刘正刚教授


夏布的手工生产基地
第三站
    荣昌陶
        第三站,考察荣昌陶。荣昌安陶兴起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在明、清时期就已名扬于世。1953年,国家轻工部命名“荣昌安陶”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2011年入选重庆市首届“巴渝十二品”。

       荣昌陶器以荣昌独特的紫砂类红、白色陶土烧成,胎簿、质坚、类瓷,享有“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2012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土储量丰富,陶土总量达1.1亿吨,在全国三大陶都和四大名陶产地中,陶土资源储量优势突出。

        荣昌陶器、荣昌折扇、荣昌夏布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入选教育部2013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全国义务教育美术教材。



    与专家们一起考察荣昌陶。左起甘勇所长、梁先才、钟菱、王东教授


      19日下午17-20时,召开了第二场会议。通过考察,专家们纷纷感受到了荣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有了更多的发言权,纷纷对荣昌文化的发展建言献策,谢重光、庄英章、王东、许怀林、张维安、刘正刚、王大良等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7月即将召开的学术大会和荣昌今后的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这短短几天,通过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唐永进以及四川省社科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陈世松、荣昌区文广新局文化委李春局长、荣昌区文化委副主任张辉文、荣昌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甘勇、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苏东来、成都洛带客家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张海熔、《四川客家通讯》编辑魏敏等的介绍,我们不但对荣昌的特色文化有了基本的认识,还了解到了荣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特色美食和风味小吃独具特色。

       卤白鹅、羊肉汤、黄凉粉、铺盖面、烤乳猪、清江豆豉鱼等传统小吃独树一帜,风味独特,就是一些素菜也做得色香味俱全。其中黄凉粉、卤白鹅、羊肉汤被授予“中国名菜”和“重庆名特小吃”等称号,成为享誉世界的经典美食。

  
卤白鹅

羊肉汤

      荣昌夜景

       据荣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天智介绍,荣昌区委书记谢金峰带领的荣昌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和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荣昌正举全县之力,争取优势资源,发展文化旅游,这为荣昌的文化大发展和经济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所有地方文化的兴盛,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显著增强,文化发展深深融入经济发展之中,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荣昌区政府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以及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能力和水平,必定会实现荣昌经济的腾飞!
作者:《世界客家文库》总策划、广东人民出版社主任编辑    钟菱

 《世界客家文库》简介
       打造客家人的传世精品,打造客家文化产业创意园。

      《世界客家文库》是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出版集团立项,由广东人民出版社组织实施的国家十三五规划项目,是个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规划,通过收集整理、策划出版世界所有客属地区的客家文化精品,以继承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客家文化,弘扬客家人勤奋向上、积极开拓、崇文重教、爱国爱家的宝贵精神。

       本文库将作为世界客属大会和世界客商大会等大型活动的礼品图书隆重推向全世界,本文库也将成为每一个客家人聚居地方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成为每一个客家家庭了解客家历史、砥砺后人创新未来的家传图书。文库集天下客家精英全力打造,初步计划第一期10年,出版600种著作。是集图书、音像、数字出版、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微电影等于一体的全媒体出版。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文库的建设,共同弘扬客家文化。
地址:广州市大沙头四马路十号广东人民出版社 邮编:510102 
联络人:钟 菱  李丹瑶
联络电话:广州020-83790621  
钟菱13682285178   327551467@qq.com   微信号ling327551467@qq.com
李丹瑶13631336067    58447563@qq.com
官方微信号:sjkjwhzl 
------------------------------------------------------------华丽分割线--------------------------------------------------------
添加 小编微信kjhuge,拉你入300+客家文化交流微信群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