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人围吃一大盆菜,十几种食材叠出丰富的色香味,这种排场火热、丰盛美味、团圆祥瑞的气象,只有“客家大盆菜”才具备。近些年来,客家大盆菜被饮食界推崇,在梅州一些酒店餐馆举行的盛大节日或庆典的宴席中时不时充当主角。 大盆菜虽叫“客家大盆菜”,但在梅州客家地区却不是众所周知,因为它的起源和盛行均不在梅州。传说,大盆菜与宋末元初广东沿海的客家先民支持宋帝昺、抗元大将文天祥抗元历史有关,起源于客家先民奉献食物给他们的独特方式,之后盛行起来。 大盆菜富有乡土气息,看似粗犷实质烹饪方法十分考究,分别要经过煎、炸、烧、煮、焖、卤后,再层层装盆而成。内里更有乾坤,由鸡、鸭、鲍、鱼、蚝、虾、腐竹、萝卜、香菇、猪肉、莲藕、莴笋、荸荠等十几种原料组成。层叠次序也有讲究,素菜在盆底,肉食码在素菜上面,最上面放海鲜和干货,这样一来,海鲜的鲜味浸润到各种肉上,解了肉腻,连带着肉香再往下煨透各种素食,越是在盆深处的菜,味道越鲜美。传统的盆菜以木盆装载,现时多数改用不锈钢盆,餐厅亦有采用砂锅的,可以随时加热,兼有火锅的特色。因此客家大盆菜被餐饮业认为是一朵奇葩。 春节是个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重大节日,一锅客家大盆菜享用时可以营造出喜庆团圆的氛围。亲友围坐,举杯互道祝福,在满满一大盆菜中挑选着自己喜欢的食材,乐也融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