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何良清和妻子张人娇在练习唱山歌 会昌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客家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昌人民上山砍柴、采茶、摘木梓、田里做农活等劳作的时传唱的民间音乐,从古至今,深受会昌人民的喜爱。 会昌山歌传承人在果园劳作时唱山歌 会昌山歌的表达形式、风格特色多种多样。南部山歌粗犷,北部山歌细腻,东部山歌介于二者之间。山歌均以客家话清唱、对唱,一般为“四句落板”,每句七字组成,尾衬语气词“噢喂”。但也有一首多句或一句多字的,如“锂子上水过了一滩又一滩,虾公上水样般就有咁难,老妹想郎就隔张纸,哥哥想妹隔了万重山。”会昌山歌大部分是情歌,此外还有风俗歌、儿歌等。 会昌山歌进校园活动 唱会昌山歌一般是即兴的,歌手见景生情,现编现唱。歌词用的都是民间口头语言,广用比喻手法,语汇通俗,朗朗上口,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其音调特点是起音高,最高音在第一句就出现,以拖音“噢喂”结束。 会昌县文化馆提供 与兴国山歌相比,会昌山歌的特色语是结束语呼喊“噢喂”,能与他人形成共鸣,其曲式结构丰富工整,风格多样,歌词开门见山,随意性强,情感表达豪放、率真。会昌山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地域特色,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样式。 2013年8月,会昌山歌被列入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