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客家山歌 儋州是海南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儋州客家人一直在传唱客家山歌。儋州客家山歌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与内地客家山歌一脉相承,被称为“天籁之音”。目前,儋州客家山歌正在申报列入第六批市级非遗名录。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消息 为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日前,我市公布了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涉及民俗、传统技艺等2个类别。 一直以来,市政府办和市旅文局指导下,市文化馆认真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目前,我市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7项,其中国家级2项,分别为儋州调声、海盐晒制技艺;省级3项,分别为儋州山歌、海南端午习俗(泊潮海龙舟)、土法制糖技艺; 市级12项,除已入选的白马井舞龙、儋州排子鼓、儋州粽子手工技艺外,今年又有海头“二月二” 习俗、中和正月十五闹元宵习俗、白马井正月十六大拜年习俗、儋州客家山歌、儋州米烂制作技艺、儋州鸡屎藤馍制作技艺、儋州苗族传统刺绣蜡染技艺、白马井玛仔制作技艺、中和香糕制作技艺等9项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介绍,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标准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展现儋州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儋州有较大影响等。(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韦雪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