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樟木头获悉,日前,东莞市非遗专家组对樟木头镇申报市级非遗项目(客家山歌)代表传承人巫春兰的作品进行了评审。 记者了解到,申报代表性传承人巫春兰从事客家山歌表演创作已有40多年,是较全面的客家山歌能手,每年都会参加市镇举办的客家山歌表演,还先后到深圳、惠州、河源等地表演,多次获得大赛金奖,2018年还荣获“东莞市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 “听到阿哥山歌声,紧听紧真心紧生,山歌落在妹心上,手里纺车吾晓行,放下工作听歌声。”这是樟木头客家山歌《好妹难怪哥来缠》里的唱词,也是当天评审的作品。据介绍,樟木头客家山歌以四句板和五句板为主,调式有仙公调、自叹调、洋烟调等,歌唱内容信手拈来,多以物寄情。 当天,东莞市文化馆馆长、市非遗中心主任黄晓丽等专家组一行到樟木头,对客家山歌传承人巫春兰进行评审,并就传承人的技艺特点和水平、代表性、影响力以及师承和授徒情况等进行详细论证。黄晓丽表示,樟木头是东莞唯一的纯客家镇,文化特色鲜明,客家山歌不仅要保护好、传承好,同时也要发展和创新,传统艺人要多交流和学习,不断增强客家山歌的艺术表演水平。 樟木头镇是东莞市唯一的纯客家镇,樟木头客家山歌是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也是樟木头的一张人文“名片”。记者了解到,2010年起,樟木头镇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分别将成立一支由20至30人组成的山歌队,每星期至少训练两次,每年举办培训班进行强化训练,挖掘、培养儿童山歌人才,把客家山歌搬进学堂,并对全镇的客家山歌队集中讲授10堂音乐理论课和10堂山歌演唱课。 2018年10月,樟木头客家山歌合唱团在樟木头镇文广中心三楼会议室正式宣告成立。该合唱团成立后将致力于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 2019年1月15日,樟木头舞蹈团成立,将与唱诵艺术团、客家山歌合唱团共同打造一支有组织、有规模、高素质的艺术团队,成为樟木头一张文化名片。 信息时报记者 刘桂平 通讯员 蒋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