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故居光裕庐位于广东梅州兴宁的东北部,地处罗浮山余脉,古地名“乌鸦落洋”之“铁索锁船”的船头位置。实为阴阳和合,福泽后人之上乘风水宝地。 何子渊故居正门 自明清以来,客家地区便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 话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当年为了尽快找到大明王朝定都的龙脉,曾经带着一班徒弟,拄着拐杖,从广东番禺南沙的出海口转身,沿着罗浮山脉一路寻龙点穴,步行北上。当来到梅州兴宁地界的时候,饥疲难耐。时值隆冬季节,傍晚时分,向西望去: 但见暮色苍茫,一轮红日徐徐落下,仿佛悬停在大海的地平线上,足有澡盆那么大,将沉欲沉,似动非动,阳光漫射,照耀着远处西天的漫山红霞。落日余晖则洒满了整个空间,无私地滋润着苍穹下的每一位生灵。而恰于此时,一群喜雀嘻闹着从身旁掠过,大家顿觉全身暖洋洋的,倦意全消,精神突然为之一震,恍如隔世…… 何子渊故居近照 于是,刘伯温便停下蹒跚的脚步,口中念念有词:“日出东方云开处,乌鸦落洋不落阳!老天垂象,老天垂象啊!”说完,掏出朱笔,将此奇异天象录了下来,并随即在龙脉走向图上将此地标记为“乌鸦落洋”。 20世纪70年代的光裕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伯温弟子又将其与后来发现的另外三处风水宝地,并称为“嘉应州四大名地”,而刘伯温当年的落脚点,则正是光裕庐的上堂之位。 故居座东北向西南,背靠雷公寨、岐寨窝山脉,面朝双溪回环。左侧为宁江河的发祥地山溪水,右后方则是石马河、宁江河的发源地石公湾蛟子潭,两条河流在光裕庐正前方相会,而后缓缓向西流去,形成“玉带环腰”。故居门口视野广阔,田畴远山,绿林修竹,一览无余。站在光裕庐大门口,极目远眺,就如同置身于万吨巨轮的正前方,破浪前行。而视野的尽头就是充满灵气,闻名遐迩的石马(马石)…… 石马近景 从1918年起,何子渊子孙便开始了长达近30年之久的修筑祖屋之路,为了让穷尽心血的光裕庐屹立不倒,子渊常嘱咐子孙要爱惜物力,善加看护。其后裔亦不忘先辈教诲,多次捐资修缮,让历经百年风雨的光裕庐至今风采依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