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山歌王戴茂传 在河源,能称王的人不多,但有一个人,被称为河源山歌王,别称河源山歌戴。他就是戴茂传。7岁在乡下放牛就开始唱山歌,如今已过四十载,这几十年里,他满脑子都是山歌。擅长擂台斗歌,会唱的山歌类型多、数量大,最高纪录是6小时一场的擂台赛连唱2场,共12小时。 在几十年的歌艺生涯中,戴茂传足迹踏遍客家地区、斗过山歌的歌手难于计数、被群众赞誉为斗歌场上的常胜将军。 河源山歌王真的有那么厉害吗?小编决定去考考他,题目是现场即兴创作歌曲十首,体裁在三种以上。结果戴老师张口就来,那架势,绝对的王者风范了,一起来听! 从客家山歌唱到民间训诫,从家风传承唱到党和十九大,仅用了短短10分钟!河源山歌王果然名不虚传,十首歌听下来也不由得感叹山歌文化太有意思了~ 你们是不是也很好奇戴老师为何有那么丰富的山歌素材库呢?不急,小编早已帮你打探清楚了! 如何积累山歌素材? 戴老师说: “我是斗歌派歌手,歌唱得不是特别好听,但是我唱得多,唱得快。山歌一般的体裁有尊老爱幼、谈情说爱、劝世、时政、社会,素材主要靠平时多积累,并把老的素材不断地推陈出新,多看多练多思。平时我吃饭、买菜、开车、睡觉都在琢磨山歌,晚上的梦里也是山歌,一天不想一天不唱就不舒服。” 河源山歌的现状 说到河源山歌的现状,戴老师叹了一口气,为什么呢?他说:“河源山歌人才大有人在,但培养和挖掘力度不够,山歌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让河源山歌的普及度和影响力都稍逊于其他兄弟市。” 怎么办? 对此,戴老师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一是文艺部门多挖掘培养山歌歌手,精准培养有天赋的山歌人才;二是山歌歌手进行创作时多迎合大众口味,多积攒内容,因材施教,对什么人唱什么歌。” 丨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