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宣传志愿者走基层宣传单 1、“客家”的由来 所谓“客家”,通俗地说就是:以赣、闽、粤相交的三角地带为基本住地,并分布到海内外的广大地区,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的汉族群体。中国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渐次南迁。迫使大批汉人迁徙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土著和畲、瑶等少数民族长期生活交融,成为以南迁汉人为主体的客家先民。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由于南迁汉人在人数上、经济上、文化上占优势,他们融合了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系统,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的稳定的汉族支系。 2、赣南为什么称为“客家摇篮” 2004年在赣州召开的第19次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主题为“客家亲·摇篮情”,这次盛会奠定了赣南“客家摇篮”的地位。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保留着众多唐宋以来的客家古姓氏、古村落和古宗祠。如宁都东龙古村、石城的黄家大屋、瑞金密溪古村、兴国三僚古村、赣县白鹭古村、南康唐江卢屋古村、寻乌周田古村、石城温氏宗祠、于都管氏大宗祠、赣县夏湖戚氏宗祠等等,都是唐宋以来世居老客家留下的遗存。赣南也是众多客家民俗文化事像的发源地,许多重要的客家民俗文化事像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们的源头。其繁盛的宗族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间工艺文化、山歌文化等是赣南人值得骄傲的宝贵财富。 3、客家人的分布 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海水所到之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就有客家人。目前全球有1亿2千多万客家人,分布在五大洲81个国家和地区。赣南是全球最大客属地区,有970多万客家人,总人数的97%是客家人。 4、客家山歌的起源 客家人根在中原,情系河洛。因此,客家山歌的文学根源也在中原,中原的汉文化是客家文学的源头。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的瑰宝。它是客家人生活的反映,它描绘客家人所处的生活环境,表现客家人的思想感情。客家山歌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在《诗经》、《楚辞》、《汉乐府》和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孕育下,在中原汉人不断迁徙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5、传承保护客家山歌的意义 客家是中华民族一支独特的民系,有着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累。客家山歌是客家民系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十分珍贵的传统文化瑰宝。赣南有着十分丰富的客家山歌资源,每一首客家山歌都是一段故事,体现了客家人吃苦耐劳和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传统客家山歌的保护和发展,既是对民族文化之根的追溯,也是保持文化发展延续性的前提,为现在与未来的文化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客家山歌文化是全球客家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团结海内外客家人的精神桥梁和纽带。 赣南客家山歌传承发展研究会 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