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成都东山方向有一个独特的文化孤岛,最突出莫不过是语言的不同,四川其他地方使用的是四川官话(当地称湖广话),而在这里的客家人主要使用客家话(当地称广东话),并且他们能在四川话和客家话中自由转化,以便与外人交流。 客家先民在清初迁徙东山以后,凭借勤劳的双手在当地逐渐建立起为数众多的场镇和居住地。尤其是清朝中期以来,东山五大场镇(甑子场、廖家场、西河场、龙潭寺、石板滩)在成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家在龙泉驿区甑子场(洛带镇)附近、位于金龙寺山下的洪安观音堂(文安场),这里也是客家聚集区。零几年时,这里的许多老年人还穿着客家传统服饰,这里的居民还传承着许多客家传统习俗。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客家文化不断受着冲击,许多传统已经消失或者淡忘,许多小孩也不再学习客家话。甑子场(成都洛带古镇) 洪安观音堂(文安场) 从小我就有疑问,为什么我们身在四川却说着广东话(当地称客家话为广东话)?为什么我们自称广东人?这些疑问随着我偶然看见我家族谱而渐渐解开每年祭祀上川始祖的祠堂 我家的族谱 至此我才知道 先祖在清康熙年间从广东长乐(今五华县)迁徙而来,之前的谜团也就解开了。但是更多的疑问随之而来,何为客家?为何迁徙?这些新谜团也就一直困扰着我,直到稍微懂事,能够上网查资料,能够去购买一些有关的书籍。这是我初中时阅读的一些关于客家的书 客家的数次大迁徙路线图 ——时至今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媒体对客家文化的宣传、以及地方政府对以客家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推广,隐藏在内陆的这一片客家文化孤岛逐渐被人所知。沿海及海外的一些客家人才知道原来四川也有同根同祖的客家人。许多四川人也才发现原来自己身边有这样一块客家文化土地。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文化交融,许多客家文化传统逐渐消失,客家传统民居也所剩无几。“★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这一祖训也被许多人忘记,很多客家人也不再教小孩说客家话。文化中重要的语言传承面临断绝,语言一断,形式上的文化传承都是无意义的。每每看见客家小孩只会四川话或普通话,而不会一点客家话,心中不免失落。然而又无能为力改变这一现实,只愿能有更多的客家人能认识客家文化的宝贵,不能让客家优秀文化从语言开始就在我们的手中断了传承。这会使我们无颜面 面对客家先祖,同时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重大损失。作者:最young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