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就有家,有家就有客,有客就有情,有情就有歌。”有一首客家山歌里,这样阐释客家山歌的美好存在。 山青水美的清溪,早在800年前,就吸引了客家人的迁徙落脚,繁衍生息。伴随着客家人普通的劳作和休憩,客家山歌自然而然产生了。清溪的老客家山歌,主要有男女对唱的情歌,唱苦情的罗食歌,在劳动中产生的放牛歌、割草歌以及四六联、百口联、平民山歌和山歌小戏。随着改革开放工业化进程,放牛歌、割草歌等与田间劳作有关的演唱形式逐步淡出了历史舞台。现时的清溪客家山歌主要有独唱、对唱和山歌小戏等几种演唱形式,演唱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唱山唱水、唱爱唱情、唱变迁唱发展……信手拈来、朗朗上口、韵味悠长。 清溪,作为东莞市客家山歌的主要流传地区之一,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清溪客家山歌协会,积极致力于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协会会员常年组织或参与客家山歌的创作、展演活动,成为传承发展客家山歌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协会大胆对客家山歌传统唱腔进行了改革,创作了一大批曲调更加优美,老年人喜欢演唱,年轻人也更乐于接受的客家新山歌。这些新创作的客家山歌在省内外一系列比赛中频频获奖。2013年,清溪被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批准为“广东省客家新民歌创作基地”。 “阿哥潇洒走四方,风流倜傥妹向往。商海不畏风和雨,敢立潮头气轩昂……”客家新山歌<<比翼双飞奔小康>>采用舞伴歌的新形式,既有男女对唱,又有新颖独特的舞蹈,还改进了配器,大大增强了观赏性。这首山歌先后摘得首届泛珠三角优秀客家山歌邀请赛和粤、赣、闽、桂山歌邀请赛金奖,也在“古风新韵唱小康”广东省客家山歌擂台赛中名列前茅。根据客家新山歌<<甜>>改编的舞蹈,获得了东莞市青年舞蹈大赛铜奖。2007年,清溪镇被定为东莞市客家山歌创作基地。如今,山歌组织者、创作者和参与者刘国权、曾福兴以及杨玉文、刘汉娣、刘秀英等一批山歌“老歌手”依然活跃在舞台,刘志才、黄文开、曾炫皓等一批年轻人又唱响了客家新山歌。古老的客家山歌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火树银花映鹿城,‘最美小镇’出晒名,清溪山水美如画,吸引游客‘万万声’。”这不,马年的元宵佳节、也是西方“情人节”的当天,清溪的阿哥、阿妹们又在文化公园对起了山歌。 优美的山歌,从清溪百姓的心中流淌出来,唱过去、唱今朝、唱未来。愿这优美的山歌越唱越响、越唱越远,代代承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