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第十一届客家文化节暨塘朗小学第七届客家山歌进校园专场演出大合影。 ![]() 领导、嘉宾共同为客家文化实践基地揭牌。 ![]() 学生温文尔雅、动作娴熟地冲泡、奉茶,让来宾品味客家茶道文化;专家和师生们献上精彩绝伦的新客家山歌专场演出,淋漓尽致展现客家风情与魅力。这是日前南方科技大学实验教育集团(南山)塘朗小学第七届客家山歌进校园“嘉年华”的场景。当天,该校以“创新客家 幸福校园”为主题举办一系列创意活动,全面展示出新时代创新客家山歌和创新客家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这所成立65周年,以“教育就是为了人的幸福”为办学理念的特区小学,依托深圳市客家文化节,把客家山歌引进校园,连续7年成功举办了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将其成功打造成深圳教育特色品牌活动。 难能可贵的是,学校以优秀传统文化滋润校园,发掘客家文化精髓,并将其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及一路坚守,将客家文化根脉润进学生心田,孕育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快乐、健康、幸福成长。塘朗小学已成为立足深圳本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撰文:孙颖 张丽红 吴治聪 摄影:张永生 精彩客家文化盛宴获各界赞誉 每年的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都是师生最热盼的节日。唱山歌、品美食、体验客家风情……这一天,师生沉浸在欢乐的海洋,用隆重的仪式和精彩的客家文化盛宴迎接来自八方的宾客。 今年的活动除了品客家美食、赏客家手工艺绝活外,该校结合互联网技术新建的客家中草药园也惊艳亮相。在这里,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了解每一种中草药的名称和神奇功效。客家文化与客家山歌创新名家大讲堂,则呈现出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盛宴,体现了塘朗小学在探寻新时代客家山歌艺术创新发展道路中的担当。 山歌、美食、围屋可谓客家文化三张名片,今年学校创造设计了客家“围屋”,让学生人人参与客家风情趣味游园体验活动。25个班每班配置一个围屋,师生、家长一同将其装扮得五彩缤纷。围屋内有传统的客家特色小吃、擂茶、凉帽、手工艺品等,学生们在体验活动中感知客家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客家山歌文艺专场演出是历届活动的重头戏,每一年的节目推陈出新,创意无限,学生们表演的客家麒麟舞气势恢宏,<<新客家家训>>朗诵声声悦耳,客家杯花舞绚丽多姿,秦琴弹唱特色鲜明,名家同台快闪让人耳目一新…… 塘朗小学每年的山歌进校园活动都丰富多彩,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终生受益。塘朗小学副校长黄连常说,该校的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收获了师生、家长、社会的认可与赞誉。 2016年12月,塘朗小学被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客家山歌传播基地”,今年,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又授予该校“深圳市客家文化实践基地”殊荣,以此表彰学校连续7年在传播、传承、创新、发展客家文化与客家山歌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叶小勇校长强调,塘朗小学在办学特色发展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离不开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社会各界人士及家长的大力支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特别要感谢一直关注学校发展的杰出校友——华侨郑合来先生多年来大力资助学校开展此项活动,衷心感谢客家山歌艺术家何穗生老师一直坚持进校园指导学校师生们提高山歌演唱和节目排演专业水平。 在特区学生心中留下传统文化的根和源 在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圳,一所小学为何执着于传承、发展客家文化?不少人向叶小勇校长提出疑问,了解后纷纷认同他的办学思想。 叶小勇校长是深圳本土客家人,出生于教育世家,成长于校园环境,当了30多年校长,有着40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提起客家文化,他精神焕发,侃侃而谈。“塘朗小学坐落在塘朗山脉,门前就是深圳南山的母亲河——大沙河,发源地是长源村的鲤鱼台,这里正是300多年前深圳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之一。” 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杨宏海讲出他提倡创办深圳市客家文化节的初衷,“客家文化是深圳文化重要脉系之一,30多年来,深圳聚集了传统的“老客家”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客家”,形成了海纳百川、包容创新的独特文化,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客家文化节,促进老客家与新客家大融合,形成深圳精神文化特质。”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叶小勇校长认为,坚持文化自信,创建客家文化特色学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客家文化推崇的崇文重教、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等精神是孩子们成长所必须的养分。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成为深圳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深圳市博物馆馆长、深圳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叶杨表示,塘朗小学在叶小勇校长的引领下,把客家山歌与客家文化引进校园发扬光大,已成为立足深圳本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改革创新擦亮了学校客家文化特色品牌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客家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实现对传统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7年来,叶小勇校长带领塘朗小学的全体师生不断探索实践,多次获得深圳市客家文化优秀组织奖,成绩斐然。 据该校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负责人张丽红主任介绍,塘朗小学创建了“客家山歌合唱队”“客家麒麟舞队”“客家杯花舞队”“客家快板说唱队”“客家秦琴弹唱队”,建设打造了“客家文化长廊”“客家艺术长廊”“客家风情美术工作坊”“客家中草药园”等,将客家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学生社团、素质教育等有机结合,让学生全面了解学习、感受体验客家文化与艺术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塘朗小学还自主开发编印“客家文化知识读本”“客家文化知识画册”“客家家训”等系列校本教材,大力推广普及客家传统文化,荣获深圳市南山区授牌“首批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基地”。 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在“客家文化知识读本”的序言中写道:塘朗小学把客家文化引进校园,发掘客家文化的教育价值,运用课题研究的形式,弘扬传播客家文化的精髓,自主开发了校本教材,塑造了学校的文化教育品牌,为南山教育增添了一大文化特色。 面向未来,叶小勇校长表示,学校将努力践行“教育就是为了人的幸福”办学理念,不断强化改革创新意识,积极推动客家传统文化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让学校客家文化特色品牌擦得更亮。来源:南方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