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吴木,笔名吴枸,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人。大学毕业,高级讲师,原河源师范副校长,世界中文作协、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全球汉诗学会理事,广东老年书画诗词摄影家协会会员,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会员兼东源分会顾问,原广东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原岭南诗社常务理事,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河源市文联荣誉委员,河源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河源诗词协会顾问,>>河源诗词<<原主编。其作品及小传入选>>中华诗词年鉴<<、>>中国古今楹联选集<<、>>世界诗词艺术家辞海<<、>>21世纪中国诗人大辞典<<等。著有>>梅溪拾韵<<、>>河源客家情歌精选<<、>>河源客家情歌续集<<、>>钦德斋拾锦<<等。 无论是>>客家妹<<中唱的“河源处处风光好,山清水秀出玉娇,呜喂…”,还是>>共奔小康福无边<<唱的“春季同妹结良缘,并肩耕好责任田…”,都是传承着河源客家文化之精髓的客家山歌。而将这些零星而丰富的河源客家山歌收集、整理,并将其编著成>>河源客家情歌精选<<和>>河源客家情歌精选续集<<这两本书籍的人,正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吴木。 耳濡目染,唱山歌是爱好也是传承 1934年的东源漳溪畲族乡,跟其他客家地区一样,没有如今那些缤纷多彩的休闲娱乐方式,在那里,客家山歌成为了每一个人耳熟能详和哼唱的“流行音乐”。在日常田间劳作时,那里的农民总喜欢一起吆喝一段山歌,用于纾解劳作时的疲惫。吴木就在那个时候的一个客家农户之家,呱呱落地了。 在那种人人唱山歌氛围的熏陶下,就如同现在的流行音乐般,吴木一边放着牛、砍着柴,一边一个字、一段词、一首曲的,跟农民们学起了唱山歌。渐渐地,吴木对客家山歌也多了一份兴趣与一份情感,如“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这首表达男女相恋的客家山歌,正是吴木童年时学会的,而他也将其记至今天。 日积月累,吴木学会了不少的客家山歌。而拥有这个特长的他,在读书后也参加了当时村里宣传合作化的文艺活动。有了上台表演的机会,让他对客家山歌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改革开放后,客家山歌作为振兴客家文化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吴木将自己对山歌的兴趣爱好与工作相结合,不断地在河源各地寻找与收集河源客家山歌和原始素材,最后收集到的河源客家山歌达到了2000多首。同时,在这个探索之旅中,他对客家山歌的理论上有新的认识与体会。最终,吴木在河源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整理、收集、修改、润色,将425首河源客家山歌编著成两本>>河源客家情歌精选<<、>>河源客家情歌精选续集<<,为河源客家民俗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吴老对记者说:“河源客家山歌,其实就是我们河源人世代传承的一种精神财富,是河源民间文化散发着馨香的一朵奇葩的传承。” 探索研究,聚沙撷玉成书籍传颂河源 吴老说,河源客家山歌是河源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并形成民歌中独立的一个支派。河源客家山歌承载着河源客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精髓,其中,客家情歌最为人们熟知和喜爱,也是客家山歌中数量较多,艺术性较强的一类。 客家情歌内容丰富,表现出了爱情生活的每个阶段、每个方面、每个场合,吴木在>>河源客家情歌精选<<将其归纳为赞慕、相思、热恋、盟誓、情怨五个专题,后又在续集中将其归纳为嬉戏、思春、眷念、求偶、热恋、信誓、惆怅、怨恨八个方面。吴木将散落在河源各地的客家情歌收集、整理、改编,去糟粕取精华,并嵌进具河源客家古邑特色的内容词语,突出其时代精神,以宣传河源的文明。其收入书中的情歌内容丰富,感情健康,句句动情、首首动人,艺术性极高,优美的意境、生动的语言,以各种修辞手法融为一体,让人读后感到美不胜收。 河源客家情歌蕴藏量极大,民间流传着数以万计之多。吴老认为,传统的客家情歌俗中见雅、艺术性强,思想内容绝大部分是纯朴、健康的,但由于历史原因,也有部分糟粕混入其中。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向前迈进,如何传承和发展这朵幽香的奇葩,成为了吴木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他经过实践和研究,撰写了论文>>客家情歌<<,系统地阐述了客家情歌的起源,形成艺术特色,如何传承、发展和创新问题,强调要为其赋予时代精神。 “>>河源客家情歌精选<<及其续集这两部书籍是我数年辛勤劳动的成果和付出心血的结晶,我希望通过它们,让河源客家山歌成为河源人的精神食粮。”吴老说。 传承不断,还需口口相授代代相传 如今,充满浓浓乡情的河源客家山歌时常荡漾在河源城市和乡村,无论客家公园、茶山公园、老公园等休闲场所,还是田间地头、乡村广场;无论新居民、老居民,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们都汇聚在一起,齐齐吆喝,歌唱美好客家情和幸福生活。而很多旅游景区也都筑有山歌台,举行山歌擂台比赛,美婉的歌声远飘四方。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的吴老,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与他们一同欢唱,但这依旧是他最高兴以及期望看到的画面。对于河源客家山歌,吴木有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除了书籍的记录,山歌也要口口相传。” “我很鼓励后辈学唱山歌,创新客家山歌。编著书籍,就是希望将河源客家山歌传承下来,让更多人了解、认识河源客家山歌,将传承当成一份使命。”对河源客家山歌的传承,吴木思考过许多,他说,河源客家山歌需要得到更多人的重视,需要有更多人将其收集整理,传承其表现手法,再结合时代形势将其内容加以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它文娱和宣传的功能作用,以鼓舞人民、教育人民。 如今,对河源客家山歌的研究还只是冰山一角,探索的道路依旧十分漫长,需要世世代代的传承与坚持,才能将河源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继承下来,传颂万世。吴木只是为河源客家山歌的继承写下了一个开头,而往下精彩的文章内容,需要更多的新生代来谱写。你可以细细品味研究,也可以闲时哼唱,只要歌声不断,河源客家山歌就能口口相授代代相传,得以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文明建设的必需,这也是吴木和广大客家山歌爱好者的愿景。 作品选登: 客家妹 河源处处风光好, 山清水秀出玉娇; 客家妹子心灵美, 客颜出众任你挑。 世间靓女惹人爱, 如花似玉好人才; 个个赛过西施女, 好比仙女下凡来。 客家妹子美名传, 德貌双全赛天仙; 站在塘边鱼唔走, 站在花园诱花妍。 嘴唇红过石榴花, 苹果脸蛋泛彩霞。 肌肤嫩过苗竹笋, 绝代风姿人人夸。 唔肥唔瘦好苗条, 丹凤眼睛细眉毛; 青柔秀发随风舞, 头插鲜花香气飘。 劲戴金链加领带, 长裙一摆彩云开; 拂袖迈开腾云步, 恰似七姐舞瑶台。 听歌爱听客家声, 阿妹山歌最出名; 牛郎听到渡银河, 牵着织女下尘寰。 客家妹子好歌喉, 山歌一听震天外; 画眉听得闭了嘴, 阿哥听得心花开。 脸上酒窝总含笑, 广结友情善社交; 百鸟寻欢朝金凤, 阿哥恋爱选玉娇。 伶俐活泼品行乖, 阿哥恋上喜开怀; 这等才貌世间少, 真系龙女来投胎。 客家妹子真是靓, 赛过天上织女星; 好男争恋客家女, 永结鸳鸯共条心。 客家妹子最勤快, 科技知识学满怀; 敢挥彩笔画蓝图, 奔康路上朝前迈。 在家创业富路开, 增产增收谷满楼; 出门经商本事大, 广辟财源滚滚来。 ■河源乡情报 陈镔超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