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是客家人聚居地,分布着很多客家古村,位于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茶田景区附近的桥溪村就是其中之一。当地村民介绍,明朝年间,朱、陈两姓人家先后从福建迁居到此,客家建筑、客家文化传承至今。2002年,桥溪村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尽管历史文化悠久,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桥溪村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人口流失、房屋失修等。桥溪村“继善楼”房主第四代子孙朱新果,对于古村有着深厚感情,他曾语重心长地对村民说:“老宅子祖祖辈辈传下来,千万不能在我们手里毁坏掉了。” 如何保护和传承这座历经沧桑的客家古村?当地政府和村民将目光投向了雁南飞茶田景区。 桥溪村距景区仅3公里,与景区客家文化氛围十分契合。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2012年,雁南飞茶田景区进入古村,开展保护和改造工作。 桥溪村的改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景区工作人员向村民展示了改造方案,但还是有一些村民不能理解,认为房子租给公司就等于“换了主人、丢了祖业”。面对这些困难,政府部门、景区工作人员首先找到村里的长辈,向他们承诺古村的改造将以保护为前提,不会破坏老宅子的一砖一瓦,再邀请村里的长辈向村民解释改造方案,赢得群众支持。 在获得广泛支持后,改造工作开工了。但是新的难题来了,如何处理古村落保护和旅游接待的矛盾,既保护历史风貌又确保游客的游览体验? 广东梅县雁南飞茶田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斌说,老屋的保护工作十分细致而复杂,景区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把村里陈年积累的废弃物清理干净,然后需要修缮房屋,更换破损严重的建筑构件,但不能使用新的建筑材料,而是要到附近的村里寻找旧物件。另外,景区的木栈道没有采用新木料,而是搜集了旧船木,做出古色古香的效果。 谢斌介绍,改造后的桥溪村摇身一变成了“桥溪古韵景区”,是雁南飞茶田景区的一部分。景区向村民租赁了16栋老屋,包括世德堂、朱氏祖祠、守庆公祠、世德楼、宝善家塾等,目前仍有部分村民居住。景区除向村民支付房屋租金外,每年把一定比例的门票收入分给村民,去年村民人均分红约3300元。 据了解,在全国各地,像桥溪村这样的古村落还有很多,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古村落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一个新路径。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已经连续召开两届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促进大会,大量的古村落也在相关部门、景区、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重获新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