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龙岩学院副教授邱立汉向两岸客家青年学生介绍客家文化。江星 摄 “因为客家使我们相聚,我们都背负着客家文化传承的使命,在通过重走迁徙路丰富文化的洗礼后,就让我们骄傲地把客家文化发扬光大。”参加“祖地寻源”海峡两岸客家青年学生重走客家迁徙路广播夏令营的台湾领队邱晟玮13日在发表感言时如是表示。 图为台湾客家青年在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内转一圈360度拍土楼。 张金川 摄 今天上午,“祖地寻源”海峡两岸客家青年学生重走客家迁徙路广播夏令营圆满闭营,并在龙岩学院举行座谈会。会上,有关领导专家,及参加这次活动的来自两岸的青年学生记者专家互相交流,畅谈自己在重走客家迁徙路中的感受,以及对客家文化的进一步认识。 此次活动由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龙岩市台湾事务办公室、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龙岩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承办,共有来自海峡两岸客家青年学生、记者、专家等50多人参加,旨在“探寻客家源,重走先民路;永续客家魂,共筑中华梦”。 图为两岸客家青年学生在永定客家土楼内留下精美瞬间。 江星 摄 在为期9天的行程中,营员们从陕西、河南、江西、福建,一路走来,拜谒了天下第一陵――黄帝陵、来到了孕育了中华五千多年历史的母亲河黄河,并观看了中华民族古老而伟大的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及鬼斧神工的龙门石窟,每一处,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印记,无不令两岸青年震撼。 邱晟玮去年第一次参加“祖地寻源”活动,觉得那是一次“奇妙的旅程”,而今年成为领队,带来10多位台湾青年学生重走客家迁徙路。 图为两岸客家青年学生在永定客家土楼内留下精美瞬间。 江星 摄 邱晟玮的父亲是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文经交流协会副理事长邱英政,致力于传播客家文化,他表示,要进一步推动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增强两岸客家文化的认同感,要靠年轻一代,才能薪火相传,“希望两岸客家青年学生回去把所见所闻告诉大家”。 江西省是客家先人入闽的门户,两岸青年在江西省博物馆参观了客家风情馆,还在南昌市探访了筷子巷,筷子巷同福建的瓦子巷、广东的珠玑巷一样,是客家先民的驿站。 图为两岸客家青年学生大联欢,共唱《客家本色》。 江星 摄 随着客家先民迁徙的脚步,两岸青年来到了客家祖地闽西,他们在上杭客家族谱馆查阅姓氏族谱,拜访李氏大宗祠,深入客家土楼了解客家文化。 在采访中得知,同样来自台湾联合大学客家研究学院的刘焕云教授是台湾带队老师,他此次也带着他的儿子刘鉴重走客家迁徙路活动。在上杭客家族谱馆记者发现,刘焕云教授一边参观一边向儿子介绍族谱文化、“根”文化。 图为两岸客家青年学生龙岩市客家祖地博物馆合影。 江星 摄 “客家文化与中华文化连接在一起,非常感动。”刘焕云表示,身为客家人,参加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重新印证,能够使自己更深入地了解客家文化和祖地原乡的发展变迁,“我觉得自己在台湾身为中国人为荣”。 刘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说,通过这次活动才发现父亲多年来为传播两岸客家文化,推动两岸交流的艰辛与不易。 在龙岩市客家祖地博物馆里,通过《客家祖地》展览,两岸青年学生了解到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徙闽西,在一片原始荒野繁衍生息,到最后形成客家祖地,孕育客家文化的那段艰难岁月。 两岸客家青年学生通过一路实地考察客家史迹、客家风情,并与当地学者、台胞台属探讨客家历史文化,充分了解、体验客家先民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历程,感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客家精神。 图为台湾客家青年学生体验土楼营造技艺。 江星 摄 “这一路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到我自己的祖先从陕西京兆郡一路往南搬迁到广东梅州,再坐船来到台湾。”台湾新竹的客家青年学生黎佳昀与大家分享感受时自豪地说,谢谢祖先一路艰辛的迁徙,让我们现在有这个非常难得的机会――“祖地寻源”。 梁如慧,来自台湾彰化,身为客家学院学生的她参加这个活动让她觉得特e的有意义,在这趟旅程中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与感触。 她说,在兵马俑博物馆,看到了中国史上如此庞大的文化遗物,以往只能透过网络和书本上才能看到,如今却真实的在眼前,亲眼见证和透过媒介的感觉完全是不可相比拟的,这次机会真的此生不可多得。 梁如慧表示,这几天所参与的活动与体验,都是坐在教室中所学不到的,这次的重走迁徙之路就是去寻求艺术p文化p文明的根源。 “短短9天的行程,两岸同胞早就打成一片,相处融洽。”这一路的壮美景色、风俗民情同样让龙岩学院学生叶欢记忆深刻,“客家血脉绵长悠久,作为年轻一代,我们理应肩负延续它的责任”。 图为土楼楼主向两岸青年学生讲解客家家规家训。 江星 摄 “不少同学亲眼见证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伟大也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而娇傲,找到了自己的根,真切地体会到两岸客家同根同源,同宗共祖,体会到两岸客家是一家。”闽西客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罗柏荣认为,本次活动不是简单的就客家讲客家,而是从客家看到整个汉民族,由客家先民追朔到中华民族的祖先,这样意境得到极大提升,胸怀眼界就大不一样了。 罗柏荣表示,作为21世纪的两岸青年,不仅要关心客家的发展,更应该关心和投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希望通过你们影响更多台湾青年学生、客家乡亲参加到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参加到振兴中华。 中新网记者张金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