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六日,以“荡漾在山水间的乡愁记忆”为主题的“2017年平远民俗文化节”在客家原乡梅州市平远县举办,当日举办了包括祭拜福祖公王、客家先贤程旼的祭拜仪式,非遗美食展示展销,非遗项目巡游,非遗晚会和民俗文化摄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当地百姓和来自海内外的客家乡亲欢聚一堂,共享荡漾在山水间的乡愁记忆。 龙舞(摄影 赖强) 在当日晚上举办的非遗晚会上,平远县县长刘许川向乡亲介绍,平远山清水秀、人文历史悠久,是梅州客家文化的始祖地,千百年来南迁的客家人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目前平远县有90多项非遗项目,遍布全县各个镇村,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手工艺、民间文学、民俗风情等。他表示,此次举办“2017年平远民俗文化节”,希望能吸引更多宾客走进平远,了解客家文化,以此次文化节为契机,向更多人展示平远非遗文化的魅力。 千人汇聚 祭先祖 “程江江水碧,千载传仁心。德化万民仰,客民拜程公。” 在司仪的大声宣读中,祭拜福祖公王、客家先贤程旼的祭拜仪式正式开始。近千名当地乡亲和台湾台北市平远同乡会的返乡乡亲汇聚一堂,以传统方式举行了庄严的祭拜,祭拜活动后,返乡团成员还用客家话为当地乡亲献唱了客家本色十八姑娘一朵花两首歌曲。 祭祖(摄影 赖强) 农历六月六日是客家先贤程旼的诞辰,也是程旼后裔举族抗元惨遭血洗的纪念日。自元代以来,每年这一天,当地的百姓都会自发在平远县大柘镇程北村大榕树下举行祭拜活动,以纪念程旼德化乡里和程旼后裔抗元的英雄壮举。 林政吉是此次台湾返乡团的团长,他介绍,此次共有12位来自台北平远同乡会的客家乡亲返乡祭祖,他们在活动前天从台北直飞梅州,到达平远。“现在两岸交通很方便,每年都会回来好几次,感觉大陆这边发展太快了,家乡平远也发展得很快很好。” 林政吉说道。 “近年回来好几次了,每次看到家乡人民安居乐业,我就很高兴。”今年73岁的林盛明祖籍在东石镇,他们家从清朝康熙年间就搬到台湾,到他已经是第七代了。他说回到平远,发现自己讲的平远话基本上和当地人一样,而且他的三个女儿都会讲平远话。“在家里,我们都是用客家话交流,我也经常向家人介绍家乡的情况,择机带他们一起回来。”林盛明说。 非遗项目 花样繁 作为此次民俗文化节的活动之一,平远非遗美食展在平远县的平城花园广场同时展出,20多个摊位展示了平远种类繁多、样式丰富的非遗美食、十大手信等。不少商家还现场制作小吃,向来客热情介绍非遗美食背后的文化含义,引来众多民众驻足品尝。 非遗巡游(摄影 赖强) 除了非遗美食,非遗项目巡游也是此次民俗文化节的重头戏之一。傍晚时分,锣鼓喧天,一支由36名文艺骨干组成的威风大锣鼓巡演队打头阵,带出了浩浩荡荡、热闹非凡的非遗巡演队伍,舞狮队、舞龙队、送嫁队、船灯、拖拉机等齐齐上阵,开始了极富年代感与当地特色的巡游。巡游队一路走来,吸引了众多民众驻足观看,不少司机还把车停靠在路边,走下车来欣赏。“原来平远也有那么多有趣的民俗节目,等下叫家人一起去观看晚会。”家在县城的姚青玉女士说。 非遗晚会 节目多 夜幕降临,广场上已挤满了前来观看非遗晚会的民众,大家早早到来现场“抢占”好位置,准备尽情观赏这台充满民俗风情的晚会。 由平远县文化馆选送的威风大锣鼓拉开了晚会的序幕,之后来自各镇的表演队分别为观众献上了落地花鼓送嫁路上落地金钱船灯舞――平远风光醉游人杯花舞等精彩表演,全方面展示了平远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晚会中途下起了阵雨,但却不减演员和观众的热情,台湾返乡团冒雨为大家演唱了歌曲客家本色,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晚会现场(摄影 赖强) “看了晚会,让我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情。”台北市平远同乡会理事长朱伟岳看了晚会后连连感概,他14岁时就跟着家人到了台湾,但一直都很怀念家乡的山山水水,他表示,“这样的民俗节能让乡亲集中感受到平远非遗文化的魅力,以后争取每年都组织一些老乡常回家看看。”央广网北京7月4日消息(记者张瑜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