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还没有摆脱神秘主义的迷雾。太平天国十万大军为何在梅州覆灭?这里面出现了神秘主义的解释,即清军统帅左宗棠所说的“贼起于嘉应,亦灭于嘉应”。据清左宗棠《左宗棠书牍》卷八,这句太平天国必然在梅州灭亡的神秘谶语,最初出现在左宗棠《答郭筠仙》信中: 汪逆全股窜入嘉应,闻粤中土匪、散勇从者如云,至有云较去镇平时人数为多者。弟闻之颇喜。天下之祸起于广西,而其实起于广东嘉应之匪民,而广西被其名耳。天下之勇丁,潮最强悍。奸淫掳烧,靡不极其恶。今祸水趋故墟,而降人散勇归之若壑,以理、以数言之,灭亡可期,齐人所言庆封之朱方也。潮人则出乎尔者反乎尔,嘉应则以此始者以此终。浩劫之钟于一方,天也,人也? 这便是太平天国灭亡于嘉应预言的正式文本,但原话却是“嘉应以此始者以此终”,可见“贼起于嘉应,亦灭于嘉应”的谶语还在提炼过程中。《清史稿》卷二十一《穆宗本纪一》:“同治四年乙丑十一月庚辰,粤匪陷嘉应……庚寅,命左宗棠亲往嘉应视师。”左宗棠的书信,写于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可见,这是在朝廷命他前往嘉应视师不久时。此时,他以闽浙总督身份节制赣、粤、闽三省军务。从这预言看,他豪气冲天,视灭太平天国如反掌。但是,他得出“嘉应以此始者以此终”的结论的根据是什么呢?民国襟霞阁编《清代名人家书》载,左宗棠本月在给其长子的书信《与孝威》中说:“自金盆岭誓师以来,与粤匪周旋数十战,今乃蹙之海隅,肃清余孽,可谓不负初志。其地名曰金盘堡,后先相映,亦一奇也。又谶纬家言:‘嘉湖作战场,末劫在钱塘。’嘉应州有钱塘墟,恰与末劫之语相应。天心厌乱,日月重光,从此可解甲归耕,岂非幸事!” 左宗棠认为,有两件奇事预兆太平天国必然在嘉应覆灭:第一,官军誓师之地在金盆岭,而嘉应城东有金盘堡,金盆、金盘,读音相近;第二,太平天国时期,谶纬家预言“嘉湖作战场,末劫在钱塘。”嘉湖指江浙,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江浙成为主战场。钱塘,表面似指杭州钱塘江。其实,嘉应州有钱塘墟。此二大奇事意味着,太平天国必然灭亡于嘉应。可见,此说更神秘,它可能是左宗棠作出“贼起于嘉应,亦灭于嘉应”预言的谶纬神学根据,揭示了预言深刻丰富的文化背景。 所谓“贼起于嘉应”,是说太平天国虽名义上起事于广西金田村,而实际上它却缘于祖籍在嘉应州石坑的天王洪秀全,故可以说太平天国是起于嘉应。根据谶纬神学的二大奇异现象,左氏认为,太平天国的灭亡也必然在嘉应。“天也?人也?”的反问,在不确定的语气中,把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说成是替天行道,把太平天国在嘉应的覆灭涂上了神秘的宿命论色彩。这,不仅是太平天国命运的神秘,也是嘉应州与太平天国兴衰成败关系的神秘。 客观上说,太平天国的确打上了浓厚的嘉应色彩。第一,太平军中有大量的嘉应客家人。除了洪秀全外,其兄弟安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邱王洪仁政、堂弟干王洪仁玕等“洪氏四王”,天王后赖氏,洪秀全妻弟——“赖国舅”赖汉英、赖后族弟遵王赖文光、匡王赖文鸿等王,他们或祖籍梅州,或本人即出生在嘉应州。天王妃萧氏,是兴宁客家人。森王侯裕田, 是嘉应州松源(今梅县)人;尧王侯观胜,嘉应州梅塘人。一代名将冬官正丞相罗大纲,地官又正丞相罗苾芬,顾王吴如孝,幄天福罗琼树,殿右二十检点陈元旺,殿右四十二检点张发纪,殿左三十七指挥新成金等,都是嘉应客家人。以及李绍熙、杨元清等,与赖氏家族一起投奔太平天国的二千余嘉应人,在太平天国队伍中形成“嘉应帮”。而且,因“天下之勇丁,潮最强悍”的骁勇善战品质,嘉应人成为太平天国的中坚。 第二,太平天国的通行语言是客家话。除了上述太平天国主要官员是讲客家话外,著名人物如太平军侍王李世贤,早期头领黄亚四、朱亚三、陈亚章等,均讲客家话,太平军到了嘉应,如同见到乡亲。梅州古家人回忆说:“一个姓古的长毛来到我们村后,看到神主(20世祖古乐守,梅州开基祖)与己同姓,就跪下来拜祖,又不烧古姓屋。”故客家话成为太平天国的“天话”。廖道传《三香山馆诗集》载嘉应健生《浔郡北金田太平洪氏起兵处》诗云: 义师一旅奋金田,革命旗飘七十年。 为报奸雄休借口,已回龙虎汉山川。 的确,太平天国打上了浓得化不开的嘉应色彩,这大概就是左氏所说的“浩劫之钟于一方”的根据吧。 “贼起于嘉应,亦灭于嘉应”的预言,出现在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太平天国在嘉应败退于十二月二十日,即预言出现40天后。太平天国十万大军果然在梅州全军覆灭,这使太平天国南部军在梅州的覆灭,打上了悲壮而神秘的宿命论底色。 (完) □张应斌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jhuge0516,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