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千百年来深受客家人喜爱。改革开放后,在多媒体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夹击下,它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它不但不受外人接受。就是多数客家人自己也在对它嗤之以鼻,感觉传唱它,是一种耻辱。认为它是,落后,土俗,甚至是黄色下流,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产物。事实真的如此吗? 客家山歌,在客家人地区存在了上千年的历史,它能够生存上千年,说明什么?说明它一定有它生存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它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现在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与肤浅。那么客家山歌到底是什么呢?它是客家人土地里生长起来的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底蕴。 我们对客家山歌,为什么有如此多的错误认识呢? 任何文化,都有它的缺点和弊端。客家山歌同样如此。 客家山歌,有九腔十八调之称,他的曲调多数平和简单。有的人甚至将和尚念经,道士做法的腔调移植到客家山歌里面。这就难免使人产生抵触,排斥它的自然心理。就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五句板,在以前也是叫花子的专利。试想,和尚念经,道士做法,那场面让人毛骨悚然。那种腔调能够让人接受吗?还有,叫花子,世界上还有什么职业比要饭更下贱的职业?? 客家是一个文明的族群,但客家山歌有好多双关语是暗指男女关系的词汇。所以在家里,长辈面前唱山歌是一种不尊敬,不懂规矩,不守伦理秩序的表现。但,爱情的话题,往往人们最有兴趣,也是最能激发灵感的素材和话题。所以,客家山歌一直都在人们喜欢与避讳的尴尬之状态下生存。 到了近代 随着科学的不断创新与进步。娱乐方式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从收音机到电影,电视,通俗歌曲,流行歌曲,港台歌曲,西洋音乐井喷式的,一轮一轮狂轰滥炸下,客家山歌哪里还有立足之地??? 客家山歌是娱乐的平台,是文学之根本,道德屏障,知识的宝库。精神的食粮。它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了上千年,它的音符早就深入到我们的骨髓和灵魂里面。它的价值和意义是我们取之不完的无形之产。只有了解客家山歌的本质,才能树立客家山歌的自信,相信总有一天,它一定重放光芒!!!(渔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