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1923年-),新加坡华人,新加坡前任总理、前任国务资政、以及现任内阁资政,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也是现今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出生于新加坡,是当地的第四代华裔,祖籍广东大埔。他的祖先原本在兰芳共和国生活,荷兰吞并了兰芳共和国之后,其祖先经由苏门答腊岛及马来亚半岛来到新加坡定居。 李光耀自幼就接受英语教育,13岁(1936年)时考入当地顶尖的英校莱佛士书院(初中部),18岁(1940年)时考入原校的高中部,但在日军占领新加坡后中断学业。战争结束后,李光耀荣获大英帝国女王奖学金,并开始赴英国留学。1949年毕业,随后取得律师资格。 1950年,李光耀与以前在莱佛士书院的同学柯玉芝结婚,柯玉芝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律师,祖籍中国福建省同安县。李光耀与妻子柯玉芝共育有三个子女:长子李显龙,次子李显扬,女儿李玮玲。 1950年,还在英国的李光耀加入了一个由旅居当地的东南亚人所组成的、以争取马来亚独立为目标的团体"马来亚论坛"。同年8月,李光耀回到新加坡,从事律师工作。1952年,李光耀因为代表"新加坡罢工的邮差"与政府谈判而声名大噪,在工会中建立了群众基础,从而为其将来的从政之路奠定了基石。 1954年10月,李光耀与一些从英国回来的华人、当地受华文教育的左派学生和工会领袖成立人民行动党,参加次年举行的首届选举。这次选举中,李光耀本人顺利当选立法议院议员,开始与新加坡方面的马来西亚共产党("马共")负责人林清祥等合作,为新加坡争取自治地位。 1959年6月3日,新加坡自治邦成立,而人民行动党也在自治邦政府的首次选举中成为立法议院第一大党,由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总理。此后,李光耀一直希望与马来亚合并成立"马来西亚",从而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最后还可以铲除在当地日渐壮大的"马共"势力。 1961年,以李光耀为首的"反共分子"与党内的"亲共分子"决裂。1963年7月,李光耀在伦敦与马来亚东姑阿都拉曼(东姑拉曼)政府达成协议,"星马"正式合并。合并后的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李光耀主导的新加坡自治邦政府采取行动,逮捕了新加坡的多名"马共"高层。 "星马"合并后,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在经济等多项政策上很快就产生严重的分歧。1964年,新加坡发生种族骚乱,李光耀政府借此指责马来西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与联邦政府试图推行"种族沙文主义",企图使马来人在联邦内享有特殊的高等待遇,并在幕后煽动在新加坡的马来人反对新加坡自治邦政府。而联邦政府高层则对此十分反感,也因随后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导致新加坡最终在1965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独立。 新加坡独立后,李光耀积极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在其任内推动了开发裕廊工业园区、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廉政公署、进行教育改革等多项政策,成功使新加坡在30年内发展成为亚洲最富裕繁荣的国家之一。今天的新加坡政府以高效率、廉洁而闻名,人民生活水平较其他亚洲国家高出许多。 1990年,李光耀辞去总理职务。他始终提倡"亚洲价值观",认为亚洲国家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价值观行事。李光耀因此也一直对西方国家对他专制的批评不加理会,认为西方民主不能强加给亚洲人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