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与福建之间,自古以来地脉就是相连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发生海浸,才使台湾和福建形成如今一水之隔的海峡。两岸联系的历史,以地缘论则数万年,以血缘论则数百年。台湾与福建客家人同气连枝,声息相通,"共祖同根"、"血浓于水"。两岸客家人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是同一种族的渊源与流派关系。从历史上看,台湾客家人的"根"在大陆,福建是他们渡台的出发点和祖居地。闽台客家人不论血缘、亲缘、文缘、地缘、神缘和物缘关系都密不可分。本文就闽、台客家人的渊源关系,谈点粗浅看法。 一、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民系,源于中原汉人的南迁。是以中原南迁汉人为主体,同化、融合了一部分百越民族之后而形成的汉族群体。 古中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由于当时北方异族入侵及国内群雄争霸,封建割据,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战乱频繁,政局不稳等诸多因素,使得中原汉人人心惶恐不安。大约从西晋末年(公元4世纪)的"永嘉之乱"始,部分中原人在饱受战乱、灾害之苦后,迫于无奈,最终他们选择了极为痛苦的,依依不舍地逃离世世代代养育自己的河洛祖地中原故土,携家带眷,举族举村成群向南迁徙。建武年间,晋元帝司马睿率民"衣冠南渡",以避战乱。东晋时期,烽火四起,汉族民众先后继续向南迁徙。长达一百多年的中原战乱,使"京洛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规模中原人民南迁。这次移民运动被称为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迁徙。他们大批迁至长江中下游沿岸各地,少数进入赣南的东北地区和闽西的北部地区。 唐中叶"安史之乱"前后共历8年,战祸几乎遍及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致使北方人民又遭受一场空前浩劫,中原人民再次大规模南迁。唐末,唐王朝更加日益衰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激起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特别是黄巢起义战火燃及十数省区,长达10年之久。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后,"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类","尤恨官吏,得者皆杀之",以致"天街踏遍公卿骨"。起义军所到之处,"衣冠旧族,多流落闾阎间,没而不振",或"爵命中绝,而世系无所考"。黄巢起义军予地主阶级的各阶层和集团的沉重打击,使一些侥幸漏网的官僚、地主及其后裔胆战心惊,甚至直到宋代仍心有余悸。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再次大规模南迁。这次移民运动延至五代十国时期。这次移民,总的流向是由中原和长江中下游沿岸起程,涌入赣南宁都、石城和闽西宁化、清流、明溪、长汀等两省连接地区,少数迁入闽、粤、赣其他客家地区。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统一了中国。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并没有缓和,北方仍然战争不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社会仍然十分纷乱。加上统治者对人民施加残酷压榨,使得人民继续不断逃亡、迁徙。而赣闽连结地区社会则相对比较安定,经济较有发展,因而,中原流人继续往这一地区涌入。自唐中叶至北宋的移民运动,被称为客家先民第二次大迁徙。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些南迁的流人一到石壁,就把这里视为"世外桃源"而定居下来,生息繁衍,有的传几代,有的传到几十代。 "靖康之变",1126年,金兵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4月,俘徽宗、钦宗和宗室、妃后等数千人,京都被劫掠一空,北宋灭亡。几次接连的军事,政治动乱,造成中原流人再次迁徙。这次移民被称为客家先民第三次迁徙。迁徙地点,仍是进入赣闽连结地区,特别多客家先民涌入宁化石壁避难。 1234年,元灭金,并吞中原。随后元兵南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元兵攻破汀州,是时南宋大臣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坚持抗元,力挽宋室江山。闽、粤、赣义民纷纷奋起抗击元兵,于是此三省交界的汀州、宁化便成为军民抗元辗转攻守的战场。元兵南下,宁化石壁客家先民便争相涌入粤东的梅县、兴宁、大埔等相邻偏僻山区避难。形成客家先民第四次大迁徙。 明清时期,朱元璋统一全国,结束了元末的混乱局面。但是,灾区人民多逃亡,土地荒芜,官府钱粮无处征收。定都金陵后,乃实行"移民屯田"政策。从洪武到永乐年间,明 曾10次下诏移民。清初,三藩之乱及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梅州客家人大量向外迁徙,形成客家人第五次大迁徙。 客家民系形成于何时何地?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谢万陆教授说:"我认为孕育成客家先民的是以第一次到第三次的'流人',而其中最主要的又是第二、第三两次,即起于安史之乱到黄巢起义与北宋末金人攻陷开封,掳徽钦二帝并追隆佑太后至赣南造成的大迁徙。而此后的第四、第五次,也即元兵南下,清初的三藩之乱之迁波、填川,引起的迁移则是客家民系形成之后,客家人为谋求自身安全与发展而采取的移民行动,后属客家民系形成的范畴。①笔者是持相同观点的。客家民系形成是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但是客家话的定型和客家民系的形成,最迟不晚于南宋前,地点应在闽、赣、粤三省连结地区,中心点、关键所在地应是在宁化县石壁。客家人流行一句谚语:"宁卖祖宗田,勿忘祖宗言"。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也是民系形成的要素之一。客家的认同,语言是重要的标志。众所周知,宁化及其石壁的方言,是纯客家话。厦门大学黄典诚教授称:"石壁为客家方言的摇篮地",他认为"客家话的浊母清化是在石壁形成的。"他在闽西地区专业志稿业务讨论会上的学术报告中提出:"大体上客家话的定型在该村留有全部的痕迹。"②语言学家李如龙考证:"从客家方言共有的语言历史层次看,应该说它是晚唐五代之间与中原分手,南下之后经过汀赣一带的动荡,宋代时在闽西、赣南定型的。"③清温仲和《嘉应州志》载:"嘉应州及其所属兴宁、长乐、平远、饶平四县,并潮州府属之大埔、丰顺二县;惠州府属之永安、龙川、河源、连平、长宁、和平、归善、博罗一州七县,其土音大致皆相通。......广州之人谓以上各州县人为客人,谓其话为客话。由以上各州县人迁徙他县所在多有,大江以南各省皆占籍焉,而两广为最多,土著该以客称之,以其话为客话。"④温仲和是以方言来界定客家的。本文上面曾提到第四次客家先民大规模迁徙,是从宁化石壁迁往粤东等地区的。假如南宋前客家话尚未定型,客家民系尚未形成,这第四次迁徙到粤东嘉应州各县之流人为何会讲客家话呢?广东方言的民系怎么会自认是道地广州人,以土著自居,把自己的方言称为正音,而认为粤东说的是土音,是客话呢?这明显说明南宋前客家方言已基本定型,客家民系已基本形成了。李如龙教授在《客家方言与客家历史文化》一文说:"清初杨澜所编《临汀汇考》卷三'畲民'条说:'唐时初置汀州,徙内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杂处其间,今汀人呼曰畲客'。又引《通鉴》:'唐昭宗时,黄连峒蛮围汀州节度使,王潮击破之。后来陈政、陈元光自闽西至闽南平定了反抗的畲民,原来聚居于漳、潮、汀州的畲民于宋元之后逐渐迁徙闽北、闽东,继而又进入浙南。政府对留下的少数畲民则采取怀柔政策。南宋清官莆田人刘克庄(1187-1269年)的《漳州谕畲》写道:'畲民不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现今公布在闽、浙、赣、皖、粤的60多万畲民所说的话,除了广东惠东、博罗的畲民说的是瑶语之外,其余大体上都是客家话的变种,"李教授说:"这语言风化就是发生在客家进入闽西、粤东之后的宋代"。⑤南宋自客家地区迁徙到闽东、浙江等地的畲民都会讲客家话,这就再次证明客家话在南宋前就基本定型了。俗话说:"一家人不讲两样话"。在南宋前客家民系已基本形成,已是"一家人"了,所以不论福建还是广东、江西、浙江、安徽,还是闽西、闽东、闽南、闽北,凡是客家人(包括曾杂居客家居住区的畲民)都讲一种话--客家话,"不讲两样话"。用方言来界定民系的形成,我认为是比较科学、比较能说明问题的。 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汉族民系中形成较独特、分布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一支重要民系。从历史发展的情况看,在中华民族的八大民系中,客家民系是历史上屡经战乱,灾害最为频繁,流离辗转的年代最为久远,迁徙中遭受的苦难最为深重,避险中生存的环境最为恶劣,而付出的代价最为沉重的一个民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客家民系群体及其后裔就是在这样艰辛恶劣环境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历尽苦难,不仅没被淘汰而且传衍至今。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极具凝聚力、向心力和顽强生命力的优秀民系,才在各个朝代,各个时期,孕育出像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朱德、郭沫若、叶剑英、刘亚楼、杨成武、钱伟长、陈丕显、张鼎丞、张庭发......等等一大批客家籍的历史英雄豪杰和爱国仁人志士。是他们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振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二、闽、台客家人的渊源关系- (一)、血缘 树有根,水有源,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而其祖先又是以姓名作为重要识别符号的,因此人的祖根涉及到姓氏的"源"与"流"问题。都有其姓氏形成的时间、地点和原因,还有繁衍、发展、分支、演变、迁徙的历史。"源"是立足点和出发点,源清,才有前提,源不明,则其它一切问题都无从谈起。"流"即发展、支脉、演变等。 两岸绝大部分客家人是"共祖同根",台湾客家人和福建客家人绝大部分是直系血亲--子女迁到台湾,小部分是旁系血亲--兄弟迁去台湾。台湾客家人的祖地在福建,血缘是他们割不断的纽带。现将从福建迁徙到台湾的客家人若干姓氏的"源"简述如下: 陈 氏 漳浦县赤湖陈姓开基祖陈道明,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卄五世孙。陈宾是陈道明的十八世孙,其先祖父于清康熙年间迁台,入垦宜兰。陈宾出生于宜兰,乾隆间赴京会试,中武进士,任澎湖、安平协镇,晚年告老回祖居地赤湖。赤湖陈姓三个房系都有大批后裔传衍台湾,成为台湾省人口最多的大姓之一。 还有陈参琬裔孙分衍台湾及台湾武荣诗山霞宅一派陈氏均为台湾的大宗族。 林 氏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平和林氏培远堂派下裔孙林石迁居台湾,成为台湾历史赫赫有名的"雾峰林"始祖。还有由龙溪的"游洋林"和"九牧"派下的林氏迁居台湾。今台湾林姓占该省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九。 徐 氏 台湾《蓝田徐氏族谱》载:先祖原籍宁化石壁澳内村。明洪武后迁居广东揭阳蓝田都后衍台湾。还有同安乌涂乡徐清波带三个儿子到台湾港子嘴(今名江子翠)创业。 郑 氏 台湾《马巷郑氏族谱序》曰:唐垂拱年间,陈将军(元光)趋闽,大臣郑时中随之,郑氏遂布闽越和台湾。 蔡 氏 台北县《新庄镇鸿儒蔡氏族谱》载:先世居光州固始,唐垂拱二年(686年),从陈元光入闽,乃居漳浦之岙溪桥,继迁念都鸿儒屿。 吕 氏 台湾、南靖、诏安《吕氏族谱》载:闽系吕氏,为南宋吕祖谦第六传孙。有吕万春、吕大正、吕十三郎三大支,均从宁化石壁传播。今漳、泉、澎湖、台湾吕氏,均出此三支派。 曾 氏 台湾、平和《曾氏族谱》载:六十四郎原居宁化石壁。宋末元初迁居上杭,衍永定,续衍台湾等地。 ...... 笔者通过查阅多姓《族谱》,尚有高、吴、傅、胡、丘、刘、李、杨、连、幸、卢、詹、宋、叶、巫及独特复姓张简、王游、张廖等17个姓是从福建分衍到台湾的。 福建到台湾的客家人共有多少姓氏?笔者未做统计。但据宁化县客家研究会会长刘善群的统计,仅宁化一个县就有92个姓氏与台湾有亲缘关系。⑥整个福建省迁台的客家人姓氏就更多了。台湾客家人的"源"在福建,他们是从福建"流"传过去的。台湾客家人和福建客家人"同根共祖",有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 《族谱》是宗族或家族渊源、繁衍、发展、迁徙最具权威的真实记录,可以起到"联宗睦族"、"聚族敦宗"的重大作用。血缘意识,祖魂崇拜,对于海外游子"寻根谒祖",凝聚两岸客家人的力量,造福桑梓,繁荣祖国经济,是有其积极现实意义的。 (二)、亲缘 1、同源同宗,亲缘相承。 祭祀祖先既是"敬宗睦族"的重要典仪,又是聚族敦宗的手段。1995年11月28日,宁化石壁隆重举行"中国福建宁化石壁客家公祠落成暨世界客属祭祖大典",世界5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216个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以台湾世界客属总会会长程子钦先生为团长、副会长林烈豪先生为副团长率领台湾世界客属总会祭祖团一行7人,台北市中原客家崇正会会长陈威雄先生为团长、副会长彭焕堂先生为副团长率领中原客家崇正会祭祖团一行17人等17个台湾客属组织参加了宁化石壁客家公祠落成暨世界客属祭祖大典。⑦1998年10月16日,宁化举行"98(第四届)世界客属石壁祭祖大典",台湾世界客属总会顾问叶英超先生代表该会第四次来祖地朝圣。他对记者说:"只要我不死,还有一口气,就每年来参加祭祖活动,还要发动台湾所有客家人都来宁化石壁祖地考察观光。"又说:"在台湾目前有400多万客家人,我要不断发动他们前来寻根、祭祖、观光、考察,如果400多万客家人工作做好了,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贡献。通过长期努力坚持做下去,一定有利促进和推动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有利于促进祖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⑧祭祖活动,能达到"敬宗睦族",加深两岸客家人的血缘情谊,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思乡情结,团结宗枝宗亲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这是符合时代和国家政治要求的。 2、友好往来,情同手足 1997年3月,由安溪县委副书记、安台交流协会会长王亚君率领和1999年3月,由安溪县委书记洪泽生和副书记尤猛军率领的"安溪县清水岩民俗文化访问团"访问台湾,受到台湾客家人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年逾八旬的高玉树老先生(曾任台北市长、交通部长、行政院政务委员、"总统"府资政、国家统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笔者注)闻讯非常高兴,在台北热情宴请访问团。对第二次访问团的到来,他特地从日本赶回台湾,热情接待访问团一行。还邀请台北高姓各房乡贤一同参加,与家乡来访的客人畅叙乡谊。多方了解故乡的建设情况,一再表示要找机会回故乡看看,为故乡尽点心力。 1999年9月5日至6日,第三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会在泉州举行。年已86岁的高玉树老先生携三儿子高成城来泉州参加大会。会后回到家乡探亲。他在洪泽生等县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县城的工业区、花园住宅区等。参观后赶回祖籍大坪乡福美村谒祖探亲。当他见到祖先牌位,激动得热泪盈眶,把神主牌紧紧地抱在胸前,当场教导其子成城不要忘记了祖先,其情至殷,其景感人!他在参观大坪安溪十九中学时,看到中学蓬勃发展,甚感欣慰。在作报告时,勉励全体师生奋发图强,努力掌握更多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为建设伟大的祖国贡献力量。并捐赠人民币10万元,帮助学校建食堂。 台湾著名画家杜俊敏先生,1991年厦门大学70周年校庆时,他举办个人画展,还捐赠2万美元设立奖学金。 友好往来,增进情谊,加强团结,是有利于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和繁荣祖国经济的。 3、惦记祖国、家乡,报效之心炽烈 台胞回大陆投资办实业,捐资兴办文教卫生事业、修桥筑路、赈济灾区等等,好人好事枚不胜举,这里只举两个实例: 罗天照先生是龙岩市新罗区大门镇塔前村人,40年代末只身赴台谋生,终于事业有成,成为一位知名实业家。虽然他长年身居台湾,但无时不怀念家乡,对生他养他的故乡一往情深,报效之心炽烈。从1987年起捐资在家乡兴建教学楼、体育场、自来水厂、修路......他捐资已达600多万元人民币。 魏应州先生,祖籍永定县古竹乡黄竹烟村。他创办的顶新集团公司"康师傅"牌方便面,近几年风靡祖国大陆,短短几年,一跃成为台湾企业界中的一颗新星。到1999年,"康师傅"方便面已行销各国,成为世界方便面生产的最大企业,营业额已达200亿元现值。魏应州先生说:"依靠祖国大陆优惠的政策和广阔的市场,从拼搏中发展壮大起来,顶新就应该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人民......。"顶新的第一个回报行动就是捐资助学。从1990年起,每年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为大陆兴建学校,并曾一次性捐款人民币1亿元为北京市兴办教育事业。⑿ 因为台胞"根"在大陆,总想尽力报效祖国,扶持桑梓,以表示他们思念亲人的情结。 (三)、文缘 今天台湾经济、文化和社会面貌能在这么短的几百年内快速发展,是福建客家人大规模迁台开发台湾的成就,也是福建客家人与当地土著人民杂居交流和文化风俗濡染浸润的结果。 语言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民系)的特征。台湾客家人讲的闽南话、福州话或客家话,这种方言源自福建。台湾建文庙、设学校始于明代。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他的谘仪参军陈永华(同安人)建议:"岛上开辟诸事业已就绪了,屯垦也有成法,应当建文庙,立国子监。令各社设学校,延聘塾师,劝子弟入学,三年而试,名列前茅者送入太学攻读,补为六官内都事,升转擢用。"⒀从此台湾各地广设学校,推行中华文化教育,提高岛民的文化水平,使这个宝岛上,牢固地扎下汉文化的根基。董天工,今武夷山市人。清乾隆三十一年任台湾彰化县教谕,创办学校,亲自撰文编写教材,革除不良的习俗,为发展台湾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贡献。他热爱台湾山水,编成《台湾见闻录》四卷。⒁清末诏安著名画家谢颖苏,对台湾画坛影响很深。清吴鲁《台湾省通志》称:"在台人士至今多藏其墨宝,甚宝爱之。"⒂从剧种看,漳州芗剧和台湾歌子戏,同根同源,同音同调,同一戏曲剧种,被誉为"中国戏坛上一对连枝并蒂的姐妹花"。歌子戏源于漳州锦歌,从台湾传播到原乡漳州,经发展改良为芗剧,芗剧的艺术精华又传入台湾,为歌子戏注入新的艺术营养。⒃还有古老的梨园戏、高甲戏、竹马戏、南曲等都是从福建传播到台湾的。两岸客家人还有时俗礼仪的相同,如过年送迎灶神,吃团圆饭、守岁、给晚辈压岁钱,正月拜年要说吉利话,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比赛,七月七夕七巧节,八月中秋,吃月饼、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两岸习俗都一致。连生日喜兴、红白两事的礼仪也基本相同。 (四)、地缘 福建客家人虽然移居台湾,但他们对故土乡梓仍怀有浓厚感情,在地名命名时就用祖籍的地名给新开发的地方命名,以资纪念。据统计,台湾用台胞祖籍地命名的地方就有一百多处。如泉州厝、漳州寮、兴化厝,主要分布在台北、桃园、苗栗、台中、宜兰等10多个县市。彰化县就有安溪寮、泉州寮、同安寮、同安宅、诏安厝等20多处。高雄北部鹿港的院里村,是由开拓此地的总兵李林军等人沿用家乡南安石井院里村的地名。彰化田中镇、车田村,是沿用漳州南靖县书洋乡的田中、车田等地名。 还有用姓氏命名的,仅台北市就有10多处。福建有"陈、林半天下"之说,而台湾也是以陈、林两姓人居多。仅台北市叫陈厝、林厝的地方就有9处。台湾到处都有王厝、张厝、吴厝之类的地名。 莆田湄洲岛有座妈祖庙,台湾台南县归仁乡有"妈祖村"。台南市有条"妈祖宫街"。彰化县社头村有条"妈祖庙巷"。澎湖列岛中有一个"妈宫屿"。 还有一种地名是纪念开发台湾功绩卓著的福建客家人郑成功军队和将领的。高雄内湖乡有参军庄、台南林凤营、云林县林圮埔,就是为纪念参军陈永华和郑成功步将龙溪人林凤、林圮而命名的。现在台湾南部的统领埔,就是当年郑军的驻防地。 (五)、神缘 台湾的神灵也是从福建分香过去的,凡福建奉祀的神灵台湾几乎都有。如海峡两岸共同尊奉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娘娘庙,全台湾共有800多座。澎湖马公镇东西卫澳提标馆妈祖庙,台湾政府公布为一级古迹。笨港天妃庙神像是天启二年(1622年)由湄洲祖庙请去的,称为开台妈。赤嵌水仔尾妈祖庙,神像背后刻有"崇祯庚辰年湄洲雕造"9个字,今称为码头开基妈。 关帝庙福建各县均有。台湾的关帝庙,北部以宜兰县礁溪协天宫,南部以高雄市风山文衡殿为祖庙,分香全岛达数百座。 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达摩岩山下,建"玄天阁"祀玄天上帝。台湾嘉义、高雄、彰化、台南等地建有玄天上帝庙共达266座之多。 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吴真君"、"英惠侯"、"花桥公"、"真仙师"、"吴公真仙"等名号,俗称"大道公",是闽台最有影响的民间信仰之一。二大帝于1661年随郑成功收复台湾而分香台湾,供奉于台南县学甲镇慈济宫。 此外,漳浦县坑尾村狮球山上有一座"古公三王庙",台湾宜兰、台北、桃园、花莲共建有"三王公"庙13座;华安县华崶镇有座"九龙三公亭",台湾嘉义县布袋镇也有一座"九龙三公宫",全台奉祀"三公爷"的寺庙有10多座;云霄县莆美村供奉一尊"姑婆"的神灵,台湾嘉义水上乡也奉祀"姑婆"这位神灵;泉州人奉祀清水祖师、广泽尊王等,台湾很多地方也奉祀这些神灵。 由福建分香到台湾的庙观,大多以祖庙庙号为庙名,并世代相传,成为联结海峡两岸客家人情谊的"神缘"。 (六)、物缘 台湾很多物产是从福建传播过去的。这里仅举铁观音、乌龙茶、香鱼三种为例: 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凤凰山支脉的冻顶山,是台湾名茶冻顶乌龙茶的产地。清代举人林凤池游武夷山,和方丈关系很好,由方丈送"武夷山乌龙茶种"茶苗36株,携苗回台,送给冻顶山林三显的12株种植成功。现在冻顶山茶的茶园有1500公顷。谢东闵曾说:"台湾闻名的冻顶乌龙茶及文山色种茶都是从大陆跨海移植台湾的。一部台湾的茶叶史,也是台湾与大陆血肉相连的见证。"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安溪县大坪乡萍州村人张廼妙将家乡纯正的铁观音茶苗引入台湾,在木栅区樟湖山种植成功。经逐步发展,木栅区成为台湾正宗铁观音茶产区。1916年,张廼妙参加台湾劝业共进会包中茶质量评比,荣获"金牌奖"。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董事长、浙江大学茶学系兼职教授陈文怀在《港台茶事》一书中记载:"台湾木栅铁观音,系木栅人张廼妙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自祖籍福建安溪引入的。"不仅台湾的乌龙茶及制作技术源自安溪,而且台湾包种茶的产制技术也源自安溪。⒅ 南靖县九龙江里,出产一种名贵的鱼,叫香鱼。台北市郊新店溪也产香鱼。相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其部众从九龙江带香鱼到台北市郊新店溪繁殖,为缅怀郑成功,故称香鱼为"国姓鱼"。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诗人连横在《雅言》一书中写道:"新店溪之香鱼,亦名'国姓鱼',《淡水厅志》谓郑氏至始有。香鱼产溪涧中,月长一寸,八九月而肥,台北以为上珍。"台湾人民最喜欢香鱼。香鱼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从上述可以看出,福建与台湾地理位置相近,语言文化习俗相同,福建和台湾客家人同气连枝,声息相通,是"同祖同宗""同根同源",在血缘、亲缘、文缘、地缘、神缘和物缘等关系均密不可分,源远流长,是血亲至亲关系。解放后,台湾客家人千方百计冲破为人的和大洋大海的阻隔,回祖国大陆"寻根谒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大批台胞满腔热情地回祖国大陆投资办厂,捐资兴办文教卫生事业、修桥筑路、赈济灾区,为祖国为桑梓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他们"血浓于水"联族认亲,回报祖国的真诚体现。"宗族宜睦"、"联宗睦族",其目的是团结海内外宗枝宗亲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这种联宗的思想,是有积极现实意义的。注: ①谢万陆《再论石壁》,载《石壁与客家》第17、18页,中国华侨出版社,北京,2000年10月 ②刘善群《试论宁化石壁的客家历史作用》,载《石壁与客家》第59页 ③肖彪、张长水《客家民系形成探源》,载《客从何来》第183页,1998年,广东经济出版社 ④蒋炳钊《关于客家和石壁祖地若干问题探讨》,载《石壁与客家》第72页 ⑤同②第30、31页 ⑥韩信夫《关于客家祖地宁化石壁的再认识》,载《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81页,中国华侨出版社,北京,1998年⑦载《客家魂》1997年第2期53页。 ⑧温明荣《海峡隔不断思乡情--访台北世界客属总会顾问叶英超》,载《客家魂》1999年第4期第12页。 ⑨林辉标、陈克振《饮水思源,情系桑梓.记台湾政界知名人士高玉树》,载安溪县政协2003年10月第22期《安溪文史资料》第134、135页。 ⑩陈振华《丹青连接两岸情·记旅台著名画家杜俊敏先生》,载龙岩市政协2001年9月第三辑《闽西文史资料》第217页。 陈振华《事业有成,报效桑梓·记龙岩旅台实业家罗天照先生》,载龙岩市政协2001年9月第三辑《闽西文史资料》第144页。 ⑿永定县政协文史委《辉煌的追求,巨大的成功·记"康师傅"的缔造者、顶新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魏应州先生》,载龙岩市政协2001年9月第三辑《闽西文史资料》第155页。 ⒀溥静《陈文华组织台湾天地会》,载《八闽掌故大全·轶闻篇》第11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 ⒁余奎元《董天工任彰化教谕》,载《八闽掌故大全·人物篇下》第144页。 ⒂谢继东《谢颖苏传画台湾》,载《八闽掌故大全·艺文篇》第261页。 ⒃管小娥《卖药歌》,载《八闽掌故大全·艺文篇》第318页。 ⒄余奎元《武夷岩茶跨海移植台湾》,载《八闽掌故大全·物产篇》第56页。 ⒅李启厚《台湾乌龙茶的"根"在安溪》,载2003年10月《安溪文史资料》第22期140、141页。 ⒆韩士奇《九龙江香鱼》,载《八闽掌故大全·物产篇》第172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