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复祖国领土、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上,刘国轩有不可磨灭的功绩,深受人们的敬仰。1661年,郑成功率大军横渡海峡,驱逐盘踞在台湾的荷兰殖民统治者,心腹大将刘国轩则一马当先,率领将士冲锋陷阵,为收复台湾立下赫赫战功。清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当清廷派兵大举进攻台湾时,刘国轩从大局出发,与众文武大臣商议,奉劝郑克爽归顺清廷,又实现了台湾与大陆的统一。时间虽然过去了三百多年,然而人们是不会忘记这样一位爱国将领的。
刘国轩是闽西长汀四都乡溪口村赖坑人。那天,艳阳高照,我来到他的故里探访。赖坑,是个自然村,隶属溪口行政村,位于四都乡北部,距离长汀县城一百多里,群山环抱,青葱翠绿,虽是夏日,却凉爽宜人。 据刘国轩家族后人介绍,刘国轩,明代崇祯元年,即1628年,生于溪口赖坑村,幼年好习武,擅长弓箭,常集结村中少年练武,成年后长得身材魁梧,勇力过人,十分威武。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15岁那年,他得知一伙流寇打舍抢劫,便设兵伏击,打得流寇喊爹叫娘,夺回了被劫牲畜财物,从此名扬乡里,备受人们敬佩。18岁,他只身离乡赴漳州投军。刘国轩的直系后代都在天津苏家口。原来刘国轩父亲敬堂公有丁氏、温氏、邓氏三个妻子,共生有七个儿子,他们是国安、国甫、国圣、国昌、国秀、国轩、国尧。刘国轩在清廷实现国家统一后,随郑克爽至北京,清廷以刘国轩多谋善战,授予天津卫左都督总兵,委以扼守京畿门户的重任。从此,刘国轩在天津任职,其后代也在那里了。故里的刘姓则属旁系。 刘国轩父母亲的坟墓还在溪口赖坑村,至今还有人扫墓呢!在刘国轩家族后人的带领下,我们沿着一条逶迤的乡间小道,绕过溪口小学,从左侧攀山而上,在一座芳草萋萋的山头上,果然见有一座坟墓,碑石上刻的字被尘垢蒙得模糊,采来树叶擦洗,字迹则清晰显出,其中写的是: 皇清诰赠 光禄大夫九世祖考讳许字敬堂公 左都督伯祖妣刘太婆丁温邓夫人 右边写的是:道光十二年岁次壬辰孟冬月廿六日重修;左边写的是:十世男国安国甫国圣国昌国秀国轩国尧七房孙之立。显然这座坟是刘国轩的父亲之墓。往下丈许,我们又见一墓,碑石中间的字是:皇清诰赠一品夫人九世显祖妣丁温邓夫人三位墓。修墓日期和立墓人名字与上一座墓完全相同,可见此墓乃刘国轩之母墓也。 这天下午,我们又到赖坑村,据当地人说,赖坑村古代不是这个村名,而叫鹅湖白竹村。该村距溪口村村部只几里路,人口不多,仅200人,分成两个村民小组,有赖、刘两姓。整个村坐落在一个山坳里,不过山清水秀,能通上简易公路,小车、摩托车直通村里。村民耕地很少,以养山为主,出产毛竹,不过也种粮自给,还种烤烟。刘氏祠堂,虽年久失修,显得有点破旧,给人历史沧桑感,但很宽敞,有上下厅,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似乎暗示人们,这里曾有过辉煌。立于祠堂门口,看对门山头,十分秀丽,有如笔架。村里人很热情,见有生人来,都上前问好,还请我们喝茶。 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话题自然又说到刘国轩,有人又讲了一个关于刘国轩的传说:一天,郑成功正与刘国轩议事,忽闻一粤僧前来求见,自称武艺高强,愿为郑抗清效力。经他花言巧语,得到郑成功的赏识。谁知原来是清廷派来的奸细,狐狸尾巴藏不住,被郑成功和刘国轩所识破,想除掉他。但此人武艺不凡,刀枪不入,如何才能除掉他呢?郑成功一时犯难了。刘国轩想,刀枪不入乃气功所至,要除掉他,必须先诱他自行解除气功,才能达到目的,便决定智诛。于是,刘国轩请粤僧喝酒,酒至半酣,国轩说,高僧会受女色影响吗?粤僧说,见色决不动摇!国轩说,有道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可否试试高僧的道力?粤僧说,可以。一会儿,一群歌妓半裸而出,翩翩起舞,献媚弄姿,而且个个走近粤僧,百般传神挑逗,使得粤僧心旌摇荡,不能自抑,不得不紧闭双眼,不敢仰视。国轩趁机拔刀挥斩,顿时僧首落地…… 一路览尽刘国轩故里风光,听到许多有关传说,我仿佛看到一位将军披坚执锐,跃马挥鞭,正驰骋沙场,是何等的骁勇和威风。(作者 廖金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