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土楼王-承启楼 / 央视网 李响摄) 福建之行的第一站便是向往已久的永定,多年前因为央视的一部关于土楼的纪录片而知道这里。永定县因“梅干菜”和“烤烟”而闻名,但若说作为此地乃至福建省的标志,仍非客家土楼莫属。 (承启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北村 / 央视网 李响摄) (承启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 / 央视网 李响摄) (承启楼最多的时候住过800多人 / 央视网 李响摄) 如果说长城的雄伟在于绵延万里的“长”,兵马俑的壮观在于恢宏磅礴的“势”,那么土楼的隽美则体现在了代表古代建筑天圆地方理念的“奇”字上,同时也因为客家人至今仍生活于此,让土楼不断散发和延续着生活的气息,才使得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与土楼一起传承发展下去。 (永定初溪土楼群 / 央视网 李响摄) (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 / 央视网 李响摄) (初溪土楼群圆楼 / 央视网 李响摄) (初溪土楼群方楼 / 央视网 李响摄) 承启楼是永定的楼王,如果说土楼是福建的标志,那么承启楼便是土楼中的翘楚,这里更流传着一段“姑嫂夸楼”的传奇故事。 一个阳光和煦的冬日,永定某山村的一幢客家土楼里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原来是楼主在为儿子举办婚礼。其中一张酒席上的两个年轻女子越谈越亲热,越谈越投机,于是互相打听起对方所住的土楼来。“我住的楼很大很大。”其中一个女子乘着酒兴,故意卖了个关子,不无得意地笑着说,“你听‘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一个房间住一晚,够你住上一整年’,我住的楼比你住的楼大吧?”另一个女子不甘示弱,也笑着说:“我住的楼比你住的楼更大呢,你听‘又像蘑菇又像城,楼里住着六百人;楼东日出楼西雨,三年不识全楼人,我住的楼比你住的楼更大吧!”全桌的人都被她们的谈兴感染了,于是都停止了交谈,竖起耳朵想听个究竟。等到双方说出各自的楼名后,全桌的客人都忍不住“轰”的一声笑了起来,原来她们俩都住在土楼之王——承启楼里,一个是尚未出嫁的姑娘,另一个则是两年前嫁到楼里来的媳妇,按辈分她们之间还是姑嫂关系呢。只不过一个住在楼东,一个住在楼西,至今还不相识罢了。其实,这也难怪,承启楼人丁最兴盛时曾住有800多人,一年到头时有生丧嫁娶,人员常有进出,要想认识全楼的人又谈何容易?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 / 央视网 李响摄) (姑嫂夸楼的故事便源于此 / 央视网 李响摄) (体现客家文化的土楼建筑 / 央视网 李响摄)阿耕的土楼名叫振成楼,就在洪坑村村口,位置显赫、高大巍峨、气势非凡。1985年,振成楼与北京天坛的建筑模型一起送往美国洛杉矶参加国际建筑模型展览,引起轰动,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优秀的文化遗产。1988年,被列为永定县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参加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1990年振成楼对外开放以后,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大批游客前来参观考察,阿耕和土楼声名远播、闻名遐迩。 (“土楼王子”振成楼 / 央视网 李响摄) (振成楼楼主林日耕,大家都称呼他阿耕 / 央视网 李响摄) (健谈而富有激情的阿耕介绍自己的土楼 / 央视网 李响摄) (土楼门前酣睡的小狗 / 央视网 李响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综合整理全网平台信息,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分享并不代表平台支持其观点立场。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请加小编微信号:kejialm,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小伙伴们,行动起来,欢迎推荐,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内容不限】 返回首页>> |